山脊(산마루)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山脊(산마루)

山脊(산마루)

8.6Km    2021-04-16

忠淸北道堤川市錦城面Cheongpungho路909
+82-43-645-9119

提供各種山菜小菜,能品嘗到健康餐點的店家。 位於忠淸北道堤川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山薊菜飯。

涼粉村(묵마을)

9.1Km    2021-04-16

忠淸北道堤川市鳳陽邑Jupo路3-1
+82-43-647-5989

可以品嚐到各種涼粉的堤川鄉土餐廳。 招牌菜是涼拌涼粉。 位於忠淸北道堤川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Wontteul(원뜰)

Wontteul(원뜰)

9.6Km    2021-04-15

忠淸北道堤川市錦城面Guksabong路26街18
+82-43-648-6788

使用山中藥草和韓藥材製作料理,還使用發酵3年以上的大醬、辣椒醬。 位於忠淸北道堤川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藥菜套餐。

Ttoranggil(또랑길)

9.9Km    2024-02-28

忠清北道堤川市鳳陽邑舟論聖地街49-21(外1筆地)

位於韓國天主教傳播的發源地「舟論聖地」近郊,為使用黃土建成的韓屋韓式餐廳,供應Ttoranggil套餐、沙蔘套餐、山薊菜飯,店家的辣椒醬足以提升料理風味。另經營工坊,可參與工藝體驗。12月至2月的冬季期間暫停營業。

濯斯亭(탁사정)

濯斯亭(탁사정)

10.0Km    2024-02-26

忠清北道堤川市鳳陽邑堤原路478

亭子建於堤川川以S字蜒流的溪谷處,河川的淨水、白沙與松樹交相輝映,據說當地的松樹移種自16世紀的濟州島。清涼的山谷微風、溪谷的綠水、低矮的瀑布與周邊的老松形成畫般風光,在堤川當地亦是相當知名的露營場。

錦月峰(금월봉)

11.4Km    2024-02-26

忠清北道堤川市錦城面清風湖路1316

過去曾是石灰岩礦山,1993年發現了地底下的岩石塊,樣貌酷似北韓的金剛山萬物相,因而得名小金剛山,後更名爲錦月峰。錦月峰是以人工手法添飾出多樣型態的小岩石山,人工與自然相輔相成。

舟論聖地(배론성지)

舟論聖地(배론성지)

11.9Km    2020-05-04

忠清北道堤川市鳳陽邑舟論聖地街296
+82-43-651-4527

* 韓國天主教的搖籃,舟論聖地 *
 
位於堤川與原州國道邊的舟論聖地是韓國天主教傳播的發源地,在天主教會史上有重要的意義。這裡是韓國最早的信徒們為逃避迫害而躲藏的地方,以燒烤陶器與煎餅來維持生計,是養育信仰的教友聚落。

舟論聖地地理上是在雉嶽山的東南邊,是被高聳的九鶴山與白雲山山峰包圍的險峻山地,難以與外部連繫的山谷,步行10里山路即到達朴達嶺的山脊,經過忠州、清州就會到達全羅道,從堤川如果越過竹嶺則通往慶尚道,由原州則能抵達江原道,為交通要衝。舟論這個地名是指村落的山谷地形像是船的模樣,以漢字來寫即為舟論或是照發音也稱為徘論。

* 舟論聖地的由來*

在過去朝鮮時代時的行政地名為堤川縣近右面八松亭里陶店村,是燒烤陶瓷器的地方。舟論正式成為天主教信徒聚集之地,是從1971年(正祖15年)開始,推斷為辛亥迫害之後為躲避鎮壓而藏身此地。

1801年辛寅迫害時,黃嗣永藏身在這裡的窯洞中,寫下紀錄當時迫害情況與要求信仰自由與重建教會的帛書(用布寫成的文章),1855到(哲宗8年)到1866年(高宗3年)韓國最早現代化的神學教學機關--舟論神學校也位於這裡。此外,在1861年辭世的韓國第一個留學生金大建神夫與第二位崔良業神夫的墓地,以及1866年丙寅迫害的殉教者南鐘三的故居與安葬之處都在這裡。

舟論聖地在1911年屬於京城教區,於1968年時改為原州教區,至1979年時重新開發,直到今天。

清風黃金櫻鱒(청풍황금송어)

清風黃金櫻鱒(청풍황금송어)

12.7Km    2021-04-15

忠淸北道堤川市錦城面Cheongpungho路39街25
+82-43-652-4769

可邊欣賞美麗的風景,邊品嚐新鮮鱒魚料理的店家。 招牌菜是櫻鱒生魚片。 位於忠淸北道堤川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皮諾丘青少年修練院(피노키오청소년수련원)

皮諾丘青少年修練院(피노키오청소년수련원)

13.6Km    2024-02-16

江原特別自治道原州市神林面小野1街88

位於雉岳山皮諾丘自然休養林內的修練院,設施包括青少年修練院、露營場、露營拖車等,主要供公司研習營、學校及教會修練營、家庭旅遊等團體遊客使用。戶外體驗設施分為森林挑戰、側柏迷宮體驗場、森林體驗及健行路線。

龍召幕聖堂(용소막성당)

龍召幕聖堂(용소막성당)

13.8Km    2023-07-21

江原特別自治道原州市神林面九鶴山路1857

龍召幕聖堂是位於原州市神林面的小聖堂,已被指定為江原道有形文化財,為繼豐水院聖堂、原州聖堂之後,江原道當地的第三座聖堂。最早建於1898年,為雉岳山的小小茅草屋,而後於在希札萊神父(Pierre Chizallet)的主導下改建為今日之建築,在1915年竣工,迄今已超過90年。龍召幕聖堂乍看之下就像是明洞聖堂的縮小版,為磚造的歌德式建築。紅磚外牆的聖堂散發莊嚴肅穆的氣氛,結合一旁的田野,形成如畫般的鄉間風景。聖堂建築周圍有成排的櫸樹,左側山坡下豎立著聖母瑪利亞像。聖母像上方是鬱鬱蔥蔥的松林,松林旁有聖堂的附屬建築聖勞倫西奧文物館。文物館內展有韓文、英文、拉丁文、義大利文、俄文等各種語言的聖經。而出身於此地,一生致力於翻譯聖經的故宣鍾完神父所使用的書桌、數十本聖經翻譯草稿等文物也在此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