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200-12
+82-2-2267-1831
連續三次被選為2020米其林指南的店家。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生拌牛肉。
225.3M 2025-03-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32街5
+82-2-2268-3344
位於廣藏市場內的綠豆煎餅與肉丸餐廳。綠豆煎餅是將綠豆磨碎,混合辛奇、蕨菜、豬絞肉等後,壓平煎熟的食品。店家採用石磨研磨綠豆並現場油煎,金黃酥脆,風味一流,用於蘸食的獨門醬油同樣美味,還能在享用時感受傳統市場的源源活力。
240.0M 2024-05-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88
朝鮮末期韓國國內政治局勢低靡不振,因日本、中國等列強的勢力角逐戰而如風中殘燭。1905年(高宗42年)締結「乙巳條約」後,實質上的國家主權掌握在日本的手裡,隨著日本的經濟侵略政策,南大門市場的經營權也被剝奪。為了突破此一經濟困境,廣藏市場應運而生。這座誕生於1905年的市場,也是韓國第一個常設市場。廣藏市場原本預計設立於廣橋與長橋之間,才取兩座橋的首字命名為「廣長市場」。後來因當時的土木技術無法抵擋豪雨,決定將市場移至朝鮮三大市場之一,位於東大門附近的梨峴市場舊址,市場名也隨之調整。韓文名維持不變,僅更改漢字名為「廣藏」,取其「廣為收藏保存」之意,才成為如今的「廣藏市場」。
市場開設初期交易商品以農漁產物、木炭等為主,多從加平、纛島、利川、鐵原等地以牛馬車運來,僅具備小型且原始的市場機能。如今經歷百年的悠久歲月,現今的主要商品以絲綢、綿麻布料(韓服)、紡織品(西服、洋裝)、女性服飾製品、窗簾、寢具、繡品、螺鈿漆器、廚房用品、舶來品、水果、乾漁貨、祭祀用品、生鮮、肉品、蔬菜等,已發展為具一定交易規模的綜合市場。而市場現在最熱鬧的地方,是東門、北2門、南1門道路交會處形成的小吃區,受到主婦、學生、中老年人等各年齡層的歡迎。現在廣藏市場已成為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是來到韓國的外國觀光客必訪景點之一。
240.0M 2021-10-0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88
+82-2-2267-6813
可以品嚐到適合解酒的辣鱈魚湯。 招牌菜是鮮辣鱈魚湯。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250.1M 2022-11-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88
不同於逐漸現代化的其他傳統市場,廣藏市場為保存悠久歷史和韓國傳統市場的面貌不斷做出努力。傳統市場的小吃、趣味和低廉的價格大大增加了購物樂趣。近年流行製作便於穿著的改良式韓服,但這裡仍堅持製作傳統式韓服,雖然穿著時較為麻煩,但活動方便、曲線優美。在這裡能以約市價七折的低廉價格購買到美麗的傳統韓服。在網站上可獲取關於韓服的專門知識,有助於選購韓服。
350.6M 2021-08-2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166-1
+82-2-2269-6933
擁有30年歷史的雪濃湯專賣店。招牌菜是雪濃湯。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397.7M 2024-03-12
首爾特別市中區昌慶宮路8街32
+82-2-2265-4669
鄰近廣藏市場的辛奇鍋專賣店,用生菜包食辛奇鍋別有一番滋味,另有以韓國傳統方式燒烤的豬五花肉。飯後可前往店前的清溪川散步,穿越清溪川即是廣藏市場,不妨順道遊覽。
402.0M 2023-08-3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157
宗廟為朝鮮時代的祠堂,供奉著歷代國王與王妃,以及死後追尊王與王妃的神主牌位。在56,500坪的範圍內有著宗廟正殿、別廟永寧殿與典祀廳、御肅室、香大廳、神堂等建築,而於宗廟內舉行的宗廟大祭則是自韓國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時代就開始實施的國家級祭祀活動。祭拜歷代國王的儀式,既是王權時代不可或缺的國家首要大事,亦是統治秩序的根本。
宗廟是起源於中國的制度,為王權時代支配精神世界的禮制核心。因此歷代王朝都視宗廟為最重要的祭祀處,投注於其建築與造景的心力也僅次於宮闕。朝鮮王朝開國太祖李成桂在將首都從開京(今 開城)遷移至漢陽(今 首爾)後,同時建造了景福宮與宗廟,由此可知宗廟對於新王朝的重要性。依照中國制度,宗廟必須建在宮闕的東邊,因此位於景福宮東側。而現今的宗廟不僅融入現實內,也忠實呈現韓國固有的特性。擁有單純構造的齋室長長地連結在一起,毫無保留地發揮其莊嚴美。宗廟的各個建築內並無任何華麗複雜的裝飾與五色丹青,散發出祭祀空間的肅穆氣氛。
宗廟祭禮於1975年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財,並於2001年與宗廟祭禮樂被列為世界無形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宗廟本身也與佛國寺、石窟庵、海印寺八萬大藏經板殿一同在1995年12月9日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目前的宗廟正殿共有19間49個神位、永寧殿有16間34個神位,而正殿前的功臣堂則供奉了83個神位。
* 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
在宗廟內舉行的祭祀儀式被稱做宗廟祭禮,在朝鮮時代固定於春夏秋冬四季的第一個月與12月臘月舉行大祭。日據時期曾一度中斷,直至1971年起由「全州李氏大同宗約院」負責於每年5月的第一個週日舉辦祭禮。配合著各項祭祀所穿插的音樂及舞蹈,更顯儀式的莊嚴肅穆,這就是所謂的宗廟祭禮樂。宗廟卓越的建築美與神聖的祭禮,再加上突顯莊嚴氣氛的祭禮樂,不僅具有歷史、藝術價值,更是東方罕見流傳至今的古典音樂。透過韓國固有的音律,歌誦緬懷王朝的創業與氣派,所有儀式流程順序也配合著適當的舞蹈和音樂。宗廟祭禮樂由國立國樂院負責傳授,亦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