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M 2021-11-0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33街15
+82-2-708-5001
為了紀念斗山創立111年,在2007年10月1日開幕的斗山藝術中心,把從1993年開始經營的蓮崗廳擴大改建,除了音樂劇專門劇場「蓮崗廳」之外,還設立了藝術培養空間
「Space111」,以及各種設施空間「斗山畫廊」等。
「蓮崗廳」是取名自前任會長朴斗秉的號,建立而成的音樂劇專門劇場,擁有620席的座位,其舞台、照明、音響、影像等所有設備都是世界級的水準,讓觀眾能夠更深刻的體會音樂劇的魅力。
「Space111」有別於小劇場,能夠在此進行演劇、舞蹈、音樂、演唱會、電影觀賞等各種類型的公演活動,並且有許多優秀的藝術創作者活躍的從事創作活動。此外,舞台和觀眾座位是可調整的,可依據創作意圖而進行適當的調整,是培養有才華、實力的年輕藝術家的藝術培養空間。
「斗山畫廊」是開放給任何人的免費藝術空間,227㎡ 的規模,可進行各種設置美術、表演、公演等,可用不同的角度擺設各種展示作品,不只如此,還可加裝舞台和照明、音響等的設備,甚至可以進行設置美術、行為藝術、表演等公演活動。
以公演場內部為中心,從地上到地下都能夠觀看到天空的設計,內部寬廣舒適。另外為了攜帶小孩同行的父母準備了「母子席」。也體恤身心障礙觀眾,在地下3樓設計了方便進出入公演場的出入門。另外也有休息室,觀眾在表演休息時間可以多加利用。
197.6M 2023-12-2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200-4
+82-2-2274-8344
位於廣藏市場巷內一隅的餐廳,主打生拌牛肉(將牛瘦肉切成細條,混合各種調味料而成的生食料理),可嚐到一般烤肉所沒有的生牛肉清淡滋味與調味醬交融出的強烈風味,搭配盤中的蛋黃、小豆苗與梨絲更能感受生拌牛肉口味的多層次。若想挑戰更韓式的料理,建議試試碎切章魚(將活章魚放在砧板上剁碎而成的料理)與生拌牛肉一同上桌的碎切牛肉章魚。不過這道料理剛上桌時,章魚還會蠕動,所以務必視個人喜好再決定是否點餐。
214.9M 2024-03-0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200-12
位於廣藏市場生拌牛肉街,被收錄至2023《米其林指南》的美味店家。供應使用每天清晨進貨的新鮮韓牛肉,並添加芝麻油與水梨製成的生拌牛肉,滋味清香濃郁,不破壞食材原味的淡爽調味更增添了生拌牛肉的風味。放上蛋黃的生拌牛肉更是帶來了視覺上的愉悅。
225.3M 2025-03-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32街5
+82-2-2268-3344
位於廣藏市場內的綠豆煎餅與肉丸餐廳。綠豆煎餅是將綠豆磨碎,混合辛奇、蕨菜、豬絞肉等後,壓平煎熟的食品。店家採用石磨研磨綠豆並現場油煎,金黃酥脆,風味一流,用於蘸食的獨門醬油同樣美味,還能在享用時感受傳統市場的源源活力。
240.0M 2024-05-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88
朝鮮末期韓國國內政治局勢低靡不振,因日本、中國等列強的勢力角逐戰而如風中殘燭。1905年(高宗42年)締結「乙巳條約」後,實質上的國家主權掌握在日本的手裡,隨著日本的經濟侵略政策,南大門市場的經營權也被剝奪。為了突破此一經濟困境,廣藏市場應運而生。這座誕生於1905年的市場,也是韓國第一個常設市場。廣藏市場原本預計設立於廣橋與長橋之間,才取兩座橋的首字命名為「廣長市場」。後來因當時的土木技術無法抵擋豪雨,決定將市場移至朝鮮三大市場之一,位於東大門附近的梨峴市場舊址,市場名也隨之調整。韓文名維持不變,僅更改漢字名為「廣藏」,取其「廣為收藏保存」之意,才成為如今的「廣藏市場」。
市場開設初期交易商品以農漁產物、木炭等為主,多從加平、纛島、利川、鐵原等地以牛馬車運來,僅具備小型且原始的市場機能。如今經歷百年的悠久歲月,現今的主要商品以絲綢、綿麻布料(韓服)、紡織品(西服、洋裝)、女性服飾製品、窗簾、寢具、繡品、螺鈿漆器、廚房用品、舶來品、水果、乾漁貨、祭祀用品、生鮮、肉品、蔬菜等,已發展為具一定交易規模的綜合市場。而市場現在最熱鬧的地方,是東門、北2門、南1門道路交會處形成的小吃區,受到主婦、學生、中老年人等各年齡層的歡迎。現在廣藏市場已成為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是來到韓國的外國觀光客必訪景點之一。
397.7M 2024-03-12
首爾特別市中區昌慶宮路8街32
+82-2-2265-4669
鄰近廣藏市場的辛奇鍋專賣店,用生菜包食辛奇鍋別有一番滋味,另有以韓國傳統方式燒烤的豬五花肉。飯後可前往店前的清溪川散步,穿越清溪川即是廣藏市場,不妨順道遊覽。
402.0M 2023-08-3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157
宗廟為朝鮮時代的祠堂,供奉著歷代國王與王妃,以及死後追尊王與王妃的神主牌位。在56,500坪的範圍內有著宗廟正殿、別廟永寧殿與典祀廳、御肅室、香大廳、神堂等建築,而於宗廟內舉行的宗廟大祭則是自韓國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時代就開始實施的國家級祭祀活動。祭拜歷代國王的儀式,既是王權時代不可或缺的國家首要大事,亦是統治秩序的根本。
宗廟是起源於中國的制度,為王權時代支配精神世界的禮制核心。因此歷代王朝都視宗廟為最重要的祭祀處,投注於其建築與造景的心力也僅次於宮闕。朝鮮王朝開國太祖李成桂在將首都從開京(今 開城)遷移至漢陽(今 首爾)後,同時建造了景福宮與宗廟,由此可知宗廟對於新王朝的重要性。依照中國制度,宗廟必須建在宮闕的東邊,因此位於景福宮東側。而現今的宗廟不僅融入現實內,也忠實呈現韓國固有的特性。擁有單純構造的齋室長長地連結在一起,毫無保留地發揮其莊嚴美。宗廟的各個建築內並無任何華麗複雜的裝飾與五色丹青,散發出祭祀空間的肅穆氣氛。
宗廟祭禮於1975年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財,並於2001年與宗廟祭禮樂被列為世界無形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宗廟本身也與佛國寺、石窟庵、海印寺八萬大藏經板殿一同在1995年12月9日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目前的宗廟正殿共有19間49個神位、永寧殿有16間34個神位,而正殿前的功臣堂則供奉了83個神位。
* 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
在宗廟內舉行的祭祀儀式被稱做宗廟祭禮,在朝鮮時代固定於春夏秋冬四季的第一個月與12月臘月舉行大祭。日據時期曾一度中斷,直至1971年起由「全州李氏大同宗約院」負責於每年5月的第一個週日舉辦祭禮。配合著各項祭祀所穿插的音樂及舞蹈,更顯儀式的莊嚴肅穆,這就是所謂的宗廟祭禮樂。宗廟卓越的建築美與神聖的祭禮,再加上突顯莊嚴氣氛的祭禮樂,不僅具有歷史、藝術價值,更是東方罕見流傳至今的古典音樂。透過韓國固有的音律,歌誦緬懷王朝的創業與氣派,所有儀式流程順序也配合著適當的舞蹈和音樂。宗廟祭禮樂由國立國樂院負責傳授,亦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財。
407.9M 2024-03-1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清溪川路229
能用低廉價格購買各種箱包類商品,包括手提包、公事包、行李箱與學生書包等。店家自製自銷,價格低廉,品質卓越。另有服飾商街與箱包副材料批發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