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寺(蔚山)(석남사(울산))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石南寺(蔚山)(석남사(울산))

石南寺(蔚山)(석남사(울산))

7.8 Km    13615     2020-03-17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上北面石南路557
+82-52-264-8900

傳說因為石南寺位於迦智山(或稱石眼山)的南邊,而被稱做為石南寺。自今1200多年以前,道義國師於新羅憲德王16年(824年)創建此寺,期間歷經多次重建整修。壬辰倭亂時燒毀,後於1674年朝鮮憲宗15年,由卓靈、善哲禪師等人重建;1803年純組3年,由枕虛、守一等人整修;1912年,在友雲師父主持下,再度重新整修。1957年比丘尼仁弘禪師受任住持之後,寺廟的各個建築煥然一新直到現在。石南寺建築共有30餘棟,與聞慶鳳巖寺並列為韓國佛教曹溪宗所屬80多間禪院下的宗立特別禪院,因而聲名遠播。

韓國的南宗禪始祖道義禪師曾在中國修行37年,錦衣還鄉後因當時國家還無法接受他的核心理念,而獨自到雪嶽山陳田寺內教導弟子並等待時機,之後轉移至迦智山創建石南寺。石南寺屬於比丘尼的修道處,有許多比丘尼在此專注修行。這裡的三層石塔是824年道義禪師在護國願望下建造了下面2層基壇、上頭3層的石塔,原本的位置在大雄殿前面,1973年時移至現在的位置。寺內保存有蔚州石南寺僧塔(寶物第369號)、3層釋迦舍利塔、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5號)、石南寺水槽(文化財資料第4號)等文物。

* 蔚州石南寺僧塔 (寶物第369號 / 1963.01.21)
建造時代 : 統一新羅
增塔是為了供奉著名高僧遺骨而建造的石塔,此僧塔高3.53m,為八角圓堂形,傳說為道義國師的舍利塔。完整保存了統一新羅末期的僧塔樣式,是非常卓越的作品。

永恆奇跡飯店[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에버미라클호텔[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永恆奇跡飯店[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에버미라클호텔[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7.9 Km    0     2023-09-21

慶尚南道 密陽市 山內面 冰谷街 358-9
+82-55-351-0100

永恆奇跡飯店(Ever Miracle Hotel)真心希望能讓住客獲得身心的放鬆。當遇到各種煩惱而感到身心俱疲時,請盡情享用健康的美食和下午茶時光。 

迦智山道立公園(密陽)(가지산도립공원(밀양))

迦智山道立公園(密陽)(가지산도립공원(밀양))

8.2 Km    5973     2021-05-13

慶尚南道密陽市山內面
+82-55-359-5357

* 山勢秀麗,能親近寺院文化之處──迦智山道立公園(密陽) *
迦智山(1,240m)橫跨慶尚南道密陽市、蔚山市蔚州郡、慶尚北道清道郡,與西南方的天皇山相鄰,並列於太白山脈南端。迦智山道立公園由迦智山、靈鷲山(海拔1,059m)、元曉山(922m)、千聖山(812m)等山峰,及通度寺、內院寺、石南寺等古蹟所組成。特別的是由米岩與數座山峰相連的稜線一帶,皆是岩壁與岩峰,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石南寺、冰谷與瀑布等十分美麗,是嶺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名山。山中處處可欣賞到岩峰與紫芒,若沿著稜線前進,還可抵達雲門山。每逢秋天,石南嶺至迦智山山頂一帶被滿山遍野的紫芒覆蓋,十分壯觀。而雄偉的米岩與奇岩怪石,也令人注目。

* 迦智山道立公園的三個地區 *
迦智山道立公園以通度寺、內院寺、石南寺等寺廟為基準,劃分為通度寺地區、內院寺地區和石南寺地區,各自形成獨立的區域。

通度寺地區指以通度寺為中心的靈鷲山一帶。通度寺是新羅時代創建的古寺,為韓國三大寺院之一。而靈鷲山一帶,隸屬於通度寺的12座佛庵與毘盧瀑布,皆散布於此。目前此區已逐漸發展成擁有住宿與娛樂設施的綜合國民休養地。

內院寺地區指千聖山、元曉山地區,以秀麗的自然景觀聞名。內院寺是通度寺轄下的寺院,僅有比丘尼在此修行,內部擁有2處史蹟。而元曉山是適合於山頂遠眺東海的名山,山中有元曉庵與虹龍寺等歷史悠久的古蹟,尤其以位於西南方溪谷的虹龍瀑布最為知名,景色十分優美。溪谷入口處還有可將周邊景致盡收眼底的駕紅亭。

石南寺地區的迦智山,是橫跨慶尚北道清道郡、蔚山廣域市蔚州郡、慶尚南道密陽市邊界的險峻山峰,也是密陽江的發源地,南側與天皇山(1,189m)比鄰。山南端的山內川為密陽江上游,其河谷在盛夏時節仍會結冰,因而被稱為「冰谷」。山中還有紅流瀑布,也是知名的觀光景點。石南寺是位於迦智山東側山麓的寺院,擁有石南寺浮屠(寶物第369號)、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22號)等珍貴的文化財產,這裡秋季的似火楓紅,以及彎曲虯勁的老松等自然景觀格外美麗,令人讚嘆不已。

Vanastha(療癒蔚州)(와나스타(울주에서 치유하다))

Vanastha(療癒蔚州)(와나스타(울주에서 치유하다))

9.0 Km    0     2024-01-25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彥陽邑大岩1街207

位於蔚州郡大巖水壩內側森林的林間瑜伽冥想館Vanastha的名稱意指「在森林裡停留」,讓平時生活疲憊,無暇回顧自身的現代人能透過正確的呼吸冥想、哈達瑜伽享有專注於自我的時光。在大自然中聆聽自然聲音、感受自然,便能發現自己就是自然,成為了宇宙。課程分為一日課程與週六上午進行的週六瑜伽冥想課程,4人以上預約一日課程時,便可進行私密小班教學;於週六6點至9點進行的週六瑜伽冥想課程將提供瑜伽服與早餐。

表忠寺(密陽)(표충사(밀양))

表忠寺(密陽)(표충사(밀양))

9.9 Km    5493     2022-09-16

慶尚南道密陽市丹場面表忠路1338

被指定為慶尚南道紀念物的表忠寺,是為紀念壬辰倭亂時立功的四溟大師,由國家命名的寺院。1715年(朝鮮肅宗41年)曾有重建之紀錄,而後於1926年,除應真殿以外的所有建築皆因火災被焚毁,再度重建後,才呈現今日之樣貌。表忠寺的主要文化財有:國寶青銅含銀香垸、寶物三層石塔,以及名列地方文化財的石燈、表忠書院、大光殿等。建築則有25棟,寺內保存著四溟大師的遺物約300多件。

載藥山(재약산)

載藥山(재약산)

10.3 Km    14435     2021-04-29

慶尚南道密陽市丹場面九川里
+82-55-352-1150

聳立於千年古剎表忠寺後方的載藥山(主峰為須彌峰,海拔1,018m),為嶺南阿爾卑斯群山之一,能一覽獅子坪芒草原與濕地的美麗景觀,且山勢和緩,是適合與家人或三五好友輕鬆享受山行樂趣的秀麗名山。
附近還有冰谷、詩禮臼淵沼、表忠寺、層層瀑布、金剛瀑布等眾多景點,以及須彌峰、獅子峰、陵洞山、神佛山、鷲棲山等一路相連的紫芒稜線路,是秋季山行最療癒的登山路線。

蔚山岩刻畫博物館(울산암각화박물관)

蔚山岩刻畫博物館(울산암각화박물관)

10.8 Km    26044     2022-10-20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斗東面盤龜大安街254

蔚山岩刻畫博物館建於2008年5月30日,座落於盤龜臺岩刻畫(國寶)入口蔚州郡斗東面川前里一帶。館內有311件展品、1位博物館專業人員派駐,並擁有1,249㎡的展示設施、45.42㎡的庫房、72.96㎡的辦公室、30.36㎡的研究室、79.52㎡的視聽教室等設施。博物館內還有盤龜臺岩刻畫與川前里刻石(國寶)的實體模型、介紹岩刻畫的影像設施、呈現史前生活面貌的模型、兒童展示館、家族體驗設施等,戶外空間則展示著國內外知名岩刻畫模型。

川前里刻石溪谷(蔚山)(천전리각석계곡(울산))

10.8 Km    33682     2014-11-07

蔚山市蔚山郡斗東面川前里

川前里刻石溪谷周邊景色秀麗,流經此地的水清澈乾淨,四季水量豐盛。特別是蔚山市所屬2件國寶之一的第147號國寶蔚州前川里刻石座落於此,且附近有新羅功臣朴提上遺址─致山書院、望夫石、隱乙庵等景點等候旅客到訪。此外,樹齡高達500餘年,高223m、樹身周長達12m的巨木─斗西面銀杏樹已被列入天然紀念物第64號名單中。

川前里前溪谷為韓國水資源公社管理水質之地,注意此地不可泡腳。

國立雲門山自然休養林(국립 운문산자연휴양림)

國立雲門山自然休養林(국립 운문산자연휴양림)

11.0 Km    244023     2021-03-20

慶尚北道清道郡雲門面雲門路763
+82-54-371-1327

大邱~慶南彥陽間公路(985線道)邊的雲門山自然休養林,位於嶺南7山之一的雲門山(又稱虎距山、1,188m)山麓上,被白頭大幹洛東正脈南部地區的文福山(1,014m)及嶺南阿爾卑斯山之稱的加智山(1,240m)等海拔1,000m以上的高峰環抱。不僅非常適合夏季避暑,也同時是個享受登山與森林浴的好地方。
休養林設施區內,擁有20m高、銀幕般傾注而下的龍尾瀑布,以及從沒有一點沙土的純岩壁上像串珠般流下的碧溪水溪谷,都是絕品風景。原生朝鮮紫莖等多樣化樹種的蔭鬱天然闊葉林地域,夏季樹林濃密,秋季奇岩怪石與形形色色的丹楓相呼應,而冬季深山溪谷固有的自然柔軟雪景與龍尾瀑布的冰壁甚為壯觀。位於東方2.5km分歧點處的雲門嶺,則可欣賞到東海日出。
* 區域面積 - 1,961 ha

蔚州大谷里盤龜臺岩刻畫(울주 대곡리 반구대 암각화)

11.0 Km    12470     2023-07-19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彥陽邑盤龜臺內街285

盤龜臺是位於彥陽邑大谷里的名勝,蓮皋山一側山麓延伸而下,在此戛然而止後,奇岩怪石形成絕景,宛如烏龜趴伏,因而得名盤龜臺。自斗東面川前溪谷流下來的水流在此匯聚形成湖畔,成為知名的景點,自古以來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觀景並留下詩作。

岩刻畫係指史前時代人們以生活周遭發生的各種事件為題材,刻在岩石上的畫作。主要刻在巨石等自身所處團體的聖地,據推測人們應會聚集在該處舉行各種儀式。 蔚州大谷里盤龜臺岩刻畫位於太和江支流大谷川附近,岩刻畫主要集中的岩石面寬10公尺、高3公尺。但不僅於此,其左右也有不少畫作,估計繪有岩刻畫的岩石約10多個。這裡的岩刻畫被推測源自新石器時代,歷經多個時期製作而成,可觀察各個時代的風格差異。刻於上頭的物體型態大致上可分為海洋動物(鯨魚、海狗、烏龜)、陸地動物(鹿、老虎、野豬、狗)、人與工具(船、圍籬、網、魚叉、弩)等,體現出史前時代人們祈求狩獵順利,滿載而歸的意念。由於岩刻畫上的動物與狩獵場面活靈活現,將事物的特點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因此被評為不僅是狩獵美術、宗教美術,更是能窺探史前時代人們生活情景與風俗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