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Km 2025-03-05
江原特別自治道江陵市鏡浦路365
觀光課 +82-33-640-5130
每年4月初左右,鏡浦臺一帶就會舉辦鏡浦臺櫻花節,此慶典也是江陵的代表慶典之一,每到慶典期間,總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賞櫻。
整個慶典以鏡浦臺為中心,圍繞著鏡浦湖長達4.3km的美麗櫻花道展開春花饗宴,盛開的櫻花、迎春花、水仙花等美麗可愛的小花,將這裡妝點成美輪美奐的花之世界。
雄偉的古樹、垂下的櫻花樹枝、盛開的櫻花,以及賞春客的喧鬧聲,在進入鏡浦臺3公里後開始,花卉大賽、展示等各式各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就在這花之世界裡接二連三登場。
17.4Km 2025-03-07
江原特別自治道江陵市鏡浦路365
不僅限於江陵地區,鏡浦湖是廣受全韓國國民所喜愛的代表景點。這裡周邊既有優美的風景,又有史前時代文化遺址,也流傳著新羅花郎的傳說,甚至還留有歷代文人名士的氣息或足跡。從鏡浦臺處望著整個鏡浦湖,湖水映照著明月,顯得格外美麗。
鏡浦湖是與大海相連的自然湖(沙石由於海潮和波浪的作用而堆積,堵塞海灣的入口,因而形成湖),佔地面積約1,256,204m²(38萬坪),因湖水像鏡子一樣清澈而得名「鏡浦」。尤其這裡是知名的冬季候鳥遷徙地(綠頭鴨、鴛鴦等),因同時具有美麗大自然與傳統文化,而成為韓國人心目中理想的度假兼休養勝地。此外,由於鏡浦湖中有鯽魚、鯉魚、鯔魚、烏鱧、鰻鱺等眾多魚種在此棲息,因而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全面禁止釣魚,還請特別留意。
17.4Km 2025-01-22
江原特別自治道江陵市鏡浦路365
鏡浦臺是位於鏡浦湖北側山坡上的樓閣,名列關東八景之一,是江陵的代表名勝。最早建於高麗忠肅王13年(1326年),而後遷址並歷經數次重修,大部分都留下了詳細的紀錄,是能具體了解其變遷過程的建築。寫有「鏡浦臺」篆書的匾額為朝鮮後期書法家俞漢芝的作品,楷書匾額則為朝鮮後期文臣李翊會的書作。鏡浦臺內部還有朝鮮肅宗的御製詩,以及著名性理學家栗谷李珥10歲時創作的《鏡浦臺賦》、文臣曹夏望的上樑文等眾多名士與詩人墨客的作品。
樓閣周圍松林與麻櫟枝葉扶疏,別有一番韻味。1981年鏡浦臺及附近的鏡浦湖被指定為道立公園,旁邊的海岸則是著名的鏡浦海水浴場,適合一併遊覽。而鏡浦臺一帶也是著名的賞櫻勝地,春天時粉色櫻花與樓閣的五色丹青交相輝映,形成古典又浪漫的美景,令人印象深刻。
17.4Km 2024-04-08
江原特別自治道江陵市雲亭街63
+82-33-646-3270
18世紀初首次興建的韓國貴族住宅。由於此村莊位於鏡浦湖旁,因此便以「乘船經過」之意命名為「船橋莊」。此處留有許多文物,因而成立了博物館,並保留了韓國傳統庭園和池塘,可在此體驗韓國傳統文化或韓屋住宿。
17.5Km 2021-04-20
江原道江陵市Unjeong街40
+82-10-2604-9101
以100%蕎麥擀製而成的蕎麥麵。 位於江原道江陵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蕎麥涼麵。
17.5Km 2022-12-22
江原道江陵市栗谷路3139號街24
烏竹軒因屋邊遍植深色竹子而得名,為朝鮮時代的大學者栗谷李珥與作其母申師任堂之故居,也是江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建於朝鮮時代早期的烏竹軒,是韓國住宅中歷史最悠久的木製建築,也因其在建築史上的重要性,於1963年被指定爲寶物第165號。
烏竹軒內的夢龍室,為栗谷李珥誕生之處,而整個園區包含烏竹軒,還有文成祠、舍廊房、御製閣、栗谷紀念館、江陵市立博物館等建築。文成祠為供奉栗谷先生的祠堂,御製閣為保存栗谷先生的著作《擊蒙要訣》與其童年曾使用的硯臺(龍硯)而建的文物典藏閣,而栗谷紀念館則為文物展示館,展出栗谷先生的著作、其母申師任堂之畫作、其姊李梅窗、其弟玉山李瑀等栗谷先生一家的畫作與著述。位於烏竹軒一側的江陵市立博物館,則珍藏著江陵地區從先史時代的遺物按時代陳列的資料等。此外,江陵市自1961年起,每年於10月25、26日舉辦追慕栗谷李珥先生的栗谷祭典。
17.5Km 2018-02-28
江原道江陵市雲亭街63
+82-33-646-4270、+82-10-6371-5303
位於從江陵往鏡浦方向4公里處的船橋莊是江原道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士大夫家屋,為朝鮮時代上流階層的代表性房屋,已被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第5號。過去鏡浦湖比現在還要寬廣的時候需「搭船渡湖」,因此這座村莊就被叫做船橋村,這也是船橋莊名稱的由來。
朝鮮英祖時(1703年)孝寧大君的後代李乃蕃在追逐黃鼠狼群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而船橋莊就建在這塊寶地上,目前其子孫依舊居住於此。總建坪達1,051.24m²(318坪),長長行廊圍繞的的裡齋、舍廊齋、東別堂、家廟(家族祠堂)等皆完美無缺的保存下來。門外數百坪的蓮池上建有名為活來亭的亭子,可看到從房屋到庭園的完整建築構造。船橋莊不僅在建築方面,也是研究朝鮮後期居住生活與生活用具的珍貴資料,週邊景觀非常美麗。船橋莊的舍廊齋名為悅話堂,這裡收藏有龍飛御天歌、高麗史等數千卷的書、字、畫等。
17.5Km 2021-02-09
江原道江陵市雲亭街63
+82-33-648-5303
位於從江陵往鏡浦方向4公里處的船橋莊是江原道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士大夫家屋,為朝鮮時代上流階層的代表性房屋,已被指定為重要民俗文化財第5號。過去鏡浦湖比現在還要寬廣的時候需「搭船渡湖」,因此這座村莊就被叫做船橋村,這也是船橋莊名稱的由來。
朝鮮英祖時(1703年)孝寧大君的後代李乃蕃在追逐黃鼠狼群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而船橋莊就建在這塊寶地上,目前其子孫依舊居住於此。總建坪達1,051.24m²(318坪),長長行廊圍繞的的裡齋、舍廊齋、東別堂、家廟(家族祠堂)等皆完美無缺的保存下來。門外數百坪的蓮池上建有名為活來亭的亭子,可看到從房屋到庭園的完整建築構造。船橋莊不僅在建築方面,也是研究朝鮮後期居住生活與生活用具的珍貴資料,週邊景觀非常美麗。船橋莊的舍廊齋名為悅話堂,這裡收藏有龍飛御天歌、高麗史等數千卷的書、字、畫等
* 裡屋
裡屋建於西元1700年以前,由世宗兄長孝寧大君的第10代孫李乃藩所建,是船橋莊中最具有庶民風格的建築。裡屋與對屋間有大廳,廚房緊鄰裡屋。
* 悅話堂
悅話堂是男主人專用的舍廊齋,乃藩之孫於純祖15年(1815)建造,堂號取自於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悅親戚之情話」。悅話堂為建築在3層長臺石上的樓閣式建築,擁有非常別緻的外貌。
* 東別堂
與裡屋相連的主人專用別堂,李根友於1920年建造的ㄱ字型建築。東邊2間、西邊1間的溫炕房,前面有著寬廣的檐廊,後方則有較窄的檐廊圍繞。
* 活來亭
活來亭是建於船橋莊庭園人工蓮池上的亭子,純祖16年(1816)在悅話堂完工後緊接著建造,名稱來自於朱子《觀書有感》一詩中的「爲有源頭活水來」。此建築的木地板延伸至蓮池,是以石柱為地基的ㄱ字型樓閣建築。活來亭的壁面全是有著分閣門的細箭門,房間與大廳相連的走廊旁有接待客人專用的茶室。
* 其他
裡齋與悅話堂間有著書齋兼書庫的西別堂,曾經被燒毀後於1996年復原重建。建築物正面有行廊齋,側面原為倉庫,後做為開化時代教授新文學的東進學校使用。
17.5Km 2024-03-19
江原特別自治道東海市臨港路36
033-535-1724
位於墨湖港附近的天然菜包飯專賣店。搭配新鮮蔬菜品嚐的烤魚風味一流,點用天然菜包飯時附贈的大醬鍋帶有樸素濃郁滋味,備受顧客推崇。另販售五花肉、豬頰肉與牛頭肉湯飯。距離KTX墨湖站約1公里,可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