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津酒家村(사문진 주막촌)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沙門津酒家村(사문진 주막촌)

3.1 Km    11621     2023-12-15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花園邑沙門津路1街40-12

沙門津在過去是洛東江邊的渡口,如今位於大邱廣域市達城郡。這裡在日據時代被稱為花園遊園區,曾有許多遊客造訪。2013年11月,以朴樹為背景,在遊園區舊址2,600多坪的腹地上,建了3棟韓屋形態的傳統酒家,作為沙門津酒家村正式開放。目前不僅沙門津酒家村,還有樹齡500年的朴樹,以及大型鋼琴長丞、鴨形立木、鋼琴引進紀念碑、電影《無人的渡船》拍攝地紀念碑、詩碑、洗腳處、浮遊式停船處、鋼琴廣場等眾多沙門津渡口公園的景點,讓遊客可以在此感受過去酒家之氛圍。在沙門津酒家村,可以享用喜麵、湯飯、韭菜煎餅、豆腐等各種美食,再配上順口的馬格利酒。黃昏時造訪,不僅能欣賞美麗的日落,還能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中用餐。

[事後免稅店] UNIQLO (大邱大泉店)(유니클로 대구대천)

[事後免稅店] UNIQLO (大邱大泉店)(유니클로 대구대천)

3.4 Km    0     2024-05-08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鎮川路113

-

[事後免稅店] Homeplus (城西區店)(홈플러스 성서)

[事後免稅店] Homeplus (城西區店)(홈플러스 성서)

3.5 Km    0     2024-05-06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達句伐大路1467(龍山洞)

-

味潭(미담)

4.1 Km    23757     2024-03-20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相和路9街2-13
053-644-5000

供應韓定食,能嚐到最具韓國特色的餐點。使用天然調味料製作有益健康的藥膳料理,種類包括韓定食(昭憲套餐、昭惠套餐、仁顯套餐、禮獻套餐)、烤韓牛肉套餐、烤韓牛拼盤、蓮葉飯、抹茶半乾黃花魚套餐等。店內全數為包廂,建議事先訂位。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大邱甘三DI店)(올리브영 대구감삼DI)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大邱甘三DI店)(올리브영 대구감삼DI)

4.2 Km    0     2024-05-08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臥龍路130

-

[事後免稅店] Homeplus (上仁店)(홈플러스 상인)

4.4 Km    0     2024-05-09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月背路183(上仁洞)

-

樂天百貨公司上仁店 (롯데백화점 상인점)

4.7 Km    1051     2014-02-05

大邱達西區上仁店
+82-53-258-2500

位在大邱市達西區的樂天百貨公司上仁店將便利設施與附帶設施特別地作規劃,像是文化中心、空中花園、旅行社、造型髮廊等應有盡有,讓地區的居民能夠享受到ONE-STOP的便利購物。並以多元化的文化活動提升達西區的購物文化。

大邱樹木園(대구수목원)

4.8 Km    84991     2023-11-27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華岩路342

大邱樹木園佔地74,000餘坪,在1986年至1990年間,原為累積高達410萬頓的大邱市民生活垃圾掩埋場,後來為解決環境問題,自1996年起至1997年,政府以150萬㎥的建設殘餘用土將之重新覆蓋,形成高約6~7m的土地,再持續植樹,最後於2002年5月正式竣工。大邱樹木園也因此成為生態復原的最佳例子之一。大邱樹木園由針葉樹園、闊葉樹園、樺木園、野生花草園、藥用植物園、染料園等21個各式各樣的主題園區所構成,共計有400多種、約6萬棵的樹木,以及1,100多個花壇,上植800餘種、約13萬株的花草,還有40種、約300多個盆栽,與200種、共2,000多株的仙人掌。此外,更展有300多盆造形獨特的壽石。而這個位於都心附近的都市型樹木園,也因提供日常觀察、校外教學、學習研究與休憩的功能,備受大邱市民喜愛。
大邱樹木園有種類繁多的體驗活動,如專為兒童和青少年開設的體驗教室,還有僅於暑假期間開館的兒童自然學校,而青少年綠色學校則針對小學、國中、高中學生舉辦相關活動。此外,還另有造景教育指導者培育課程等多元的植物相關教育活動與課程。
樹木園地近前山與頭流公園,又因大邱有八公山與琵瑟山兩大名山,因此觀光及登山客常將這裡一併列入觀光行程,或做為中途小歇的中轉站。

[事後免稅店] UNIQLO (大邱甘三店)(유니클로 대구감삼)

5.2 Km    0     2024-05-06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達句伐大路1640(甘三洞)

-

仁興村(인흥마을)

仁興村(인흥마을)

5.5 Km    12933     2020-04-17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花園邑仁興3街16

文益漸號三憂堂,以南平文氏的中興之祖而聞名。其後代子孫相傳約在500年前進入大邱,在仁興定居的則為其第18代孫──仁山齋文敬鎬(1812~1874)。其為了建立只屬於文氏宗族的村莊,而選在高麗時代大寺院仁興寺的遺址建村,因為形成了今日的仁興村。這裡最先建成的建築物為西元1820年左右建好的齋室龍湖齋,為今日廣居堂的所在地。村內建造瓦屋宅邸約在1800年代後半,這裡初期為茅草屋建築,直到100年後才逐漸形成現今的聚落。現在有70多間瓦屋的仁興村,建築年代雖未滿200年,但仍保存著嶺南地區兩班貴族家屋的風貌,且如此與周遭景觀完美結合的韓屋村也相當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