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Km 2024-02-23
忠清北道堤川市奈吐路43街5(花山洞)
+82-43-647-4752
開業30年以上的當地老店,為須排隊候位的烤魚美食店。供應調味烤魚與烤魚兩種口味,其中的調味烤鰈魚特別美味,另有湯氏平鮋、鰩魚、明太魚乾、銀鯧等多種烤魚,也能點用燙大章魚與辣炒魷魚。
15.4Km 2023-04-12
忠清北道丹陽郡丹城面下坊里山3-1
* 三國時代的戰略要衝,赤城山城 *
赤城山城是利用盛才山的山峰與南側山坡螺旋環繞而成的山頂式山城,於1979年8月1日被列為史蹟第265號,據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湖西邑誌丹陽郡誌所載,過去城牆長1,768尺。如今城的周長923m,且大部分已崩毁,僅東北端高3m的城牆相對留存完好。在城的西南側、東側、東南側三處發現有城門遺址,城內有赤城碑。這裡原本為高句麗軍的領地,被新羅軍奪取後,成為新羅北進政策的前哨基地,又名赤山城。
* 赤城的歷史意義 *
1978年於城內發現了赤城碑,藉此也得知新羅與高句麗的勢力關係變化。除了碑石以外,在城內也發現了三國時代新羅與百濟的陶片、高麗的青瓷片與瓦片,以及高麗時代的水井,能大略推測出自高麗後期至今,這裡曾是治理丹陽地區的邑城。而這裡的築城方式也十分堅固,對於研究新羅時代的建築技術,是相當貴重的資料。
15.5Km 2021-04-15
忠淸北道堤川市Naeto路47街21
+82-43-648-8865
韓國美食節目介紹的店家,設有團體座位以及停車場。 招牌菜是生牛肉拌飯。 位於忠淸北道堤川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15.7Km 2022-09-07
忠清北道忠州市忠州湖水路1170
+82-43-870-7930
忠清北道忠州的雞鳴山自然休養林位在雞鳴山東邊的忠州湖旁,於自然休養林望向忠州湖的景色相當靜謐美麗。另外雞鳴山自然休養林的周邊道路亦相當適合開車兜風,是許多韓國人喜愛拜訪的地方。<br>
休養林內有美麗茂密的落葉松、松樹林,以及各式各樣的動物,想要放鬆享受山林芬多精的旅客不妨來此散步。
15.8Km 2023-04-13
忠清北道丹陽郡赤城面垂楊介遺址路390
+82-43-423-8502
垂楊介遺址是在建設忠州水庫,於調查將被水淹沒的區域時,由忠北大學博物館發現的遺址。此處為韓國舊石器遺址中佔地面積最廣的一處,不僅是遺址範圍,在文物方面更大量出土舊石器石代晚期典型石器,可謂在韓國與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舊石器遺址。垂楊介史前文物展示館即為展出這些出土文物之處,不僅有標示出舊石器遺址的丹陽一帶地圖,也可看到對遺址的詳細說明與介紹,藉由館內的展覽,能對史前人類的生活與智慧有大略的認識。
15.8Km 2020-09-17
忠清北道丹陽郡赤城面垂楊介遺蹟路390
日據時期建造的垂楊介隧道,位於丹陽郡赤城面艾谷里山24-2,是長200m、寬5m的地下設施。隧道自日據時期建成後,數十年間被荒置,之後才運用最新的影像、音響設施,以及LED多媒體光雕技術等,讓隧道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複合多媒體空間。
15.9Km 2025-03-17
忠清北道丹陽郡赤城面衣岩街10
位於丹陽郡赤城面的滿天下Skywalk,是設在80~90公尺南漢江峭壁上的天空步道,能感受到走在空中的刺激感。在前往觀景臺的螺旋型區間,可以用各種角度欣賞風景。在觀景臺上可看到山脊另一邊廣闊的南漢江景色,令人讚嘆不已。登上觀景臺,不僅可將整個丹陽市區盡收眼底,還能遠眺小白山蓮花峰。馬蹄型的萬壑千峰觀景臺上有像三根手指頭一般伸展出來,長15公尺、寬2公尺,由高強度玻璃打造而成的步道。透過步道,能俯瞰底下南漢江的流水與感受走在峭壁盡頭的驚險感。觀景臺旁還有長980公尺的高空滑索,長1,000的高山滑車、滑道等各種體驗設施。若想一次遊覽丹陽江棧道與滿天下Skywalk,建議可將車停在與兩處入口皆相連的3號或6號停車場,遊覽時會更為便利。
◎ 邂逅韩流魅力的旅游信息 - 綜藝
這裡是李英子獲得感謝牌後,全炫茂與柳炳宰上演祝賀表演的地點。在節目中雖然是表演場地,但平時卻以能眺望丹陽全景的觀景臺著稱。除了風景之外,還能進行各種戶外活動,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到訪。
15.9Km 2021-04-16
忠淸北道堤川市鳳陽邑Jupo路3-1
+82-43-647-5989
可以品嚐到各種涼粉的堤川鄉土餐廳。 招牌菜是涼拌涼粉。 位於忠淸北道堤川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15.9Km 2020-05-11
忠清北道堤川市寒水面彌勒松界路2街87
+82-43-653-1773
* 新羅最後一位公主-德周公主所建之寺-德周寺 *
德周寺隸屬於大韓佛教曹溪宗第五教區的法住寺,雖有建於新羅真平王9年(西元586年)之說,但創建者和具體年代卻無從考證。
相傳寺院本命名為月螢山月岳寺,新羅最後一位公主-德周公主與麻衣太子一行到訪過後,便將寺廟改名為德周寺,寺院所在的山谷命名為德周谷。當時所建的寺廟前方立有寶物第406號德周寺磨崖佛,後於韓戰時期被毀壞。目前的寺院距離原寺址1.7公里處,是於1970年進行重建的。
寺院的入口立有男根石,由此可見當時社會對男性的重視。在西側山丘的山腳下建有四座浮屠和長台石。韓戰時期被燒毀後,智岩和尚重建了5間因法堂,1985年性珠和尚重建了目前的法堂,並將因忠州大壩淹沒於水中的高麗時期-藥師佛遷移至此。
* 德周寺的特色與傳說 *
雖然德周寺曾擁有磨崖佛保護室、牛公塔、三層石塔、尞舍等,但於1951年12月發生戰亂,迄今僅剩磨崖佛像、牛公塔、三層石塔保存了下來。起初這裡的堂宇僅有法堂和尞舍,不知從何時起,一座牛塔和四座朝鮮時代的浮屠卻出現在了寺院中。關於牛公塔有此一傳說,據說德周寺曾因僧侶過多,而決定另建一座附屬建築。就在此時,一頭健壯無比的黃牛出現將木材運至目前磨崖佛所在的岩石下方,於是眾人便在那裡建造寺院,並在黃牛死去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