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Km 2020-06-30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岳陽西路348
+82-55-883-3500
梅巖茶文化博物館始於1963年的舊姜聲浩(音譯)樹節茶園,其並非僅是展示古物的一般博物館,為參觀者可親自體驗茶的製造過程並直接認識茶的相關知識的體驗型博物館,同時也是具有教育機能的空間,更是分享知識、擔任傳遞正統茶文化的角色,以及社會參與型導向的博物館。
* 開館日 : 2000年5月21日
18.8Km 2017-11-01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平沙里街76-23
作為知名作家朴景利所撰寫之大河小說《土地》故事背景的崔參判府,位於智異山下流水潺潺的蟾津江旁,寧靜安適的岳陽面平沙里一帶的民俗文學村內。
崔參判府共由14棟傳統韓屋所組成,重現朝鮮後期韓國民間生活面貌的電視劇《土地》也以這裡為主要外景拍攝地。近年來多部電影及電視劇也相中崔參判府並在此取景,也使此地作為河東郡的文化商品受到大眾矚目。
只要坐在舍廊房(與裡屋分開,男主人生活起居與招待客人之處)的大廳地板上,就能將寬闊的平沙里田野景色盡收眼底,彷彿可以感受到古時儒生們聚集在亭子中凝神思考的莊嚴感。
崔參判府周邊還有平沙里文化館、花開市場、雙溪寺等,坐落於智異山及蟾津江間自然環境優美的旅遊景點。尤其是每到秋天,全國的文人們都會聚集在崔參判府參與文學慶典「土地文學季」,更使這裡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文學村落。
18.9Km 2008-06-03
慶南河東郡岳陽面平沙里
+82-55-880-2361
河東郡北方有智異山,南方和南海相鄰,西部以蟾津江和全羅道的求禮、光陽為界,此地融合了智異山的莊嚴、海洋的涼爽及蟾津江的寧靜。姑蘇城位於平沙里後山-智異山延展下來的聖帝峰支峰300公尺處高地。險峻的山陵等地,以及西南處的蟾津江和洞庭湖美景進收眼簾,也可沿著南海俯看到湖南,一覽所有景致。然而也是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在山腰的山稜線處設立了此座規模大且堅固的石城
城壁約800公尺、高度3.5~4.5公尺左右,城的斷面使用梯形樣貌的加工長方形石材,南北處各設有城門。此城的由來主要是新羅為了制止百濟入侵而興建的石城,現今被列為古蹟第151號。
18.9Km 2024-12-19
慶尚南道 河東郡 岳陽面 平沙裏街 75
+82-55-882-5094
崔參判府是位於智異山下蟾津江流淌的岳陽面平沙裏的韓屋寄宿。共有8間客房,由2樓獨棟韓屋日影齋和月影齋,有廊亭的獨棟韓屋煙霞齋和和濫齋,各租賃一個空間的雲樂齋和懷景齋組成。雲樂齋和懷景齋每間客房都設有單獨的浴室,提髙了便利性,只有懷景齋-1帶有廊亭。客房內禁止烹飪味道濃烈的食品。
19.0Km 2023-09-21
全羅南道 求禮郡 川邊街 116-68
+82-10-7353-1802
Yeonne是一家位於全羅南道求禮郡的度假民宿,這裡曾是獨立運動家王在一先生的舊居。這裡有著鄉村的情調,還有綠色的屋頂,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場景。民宿是獨棟的,有一個可以半身浴的大浴缸和一個陽光房,還有一個連接陽光房的露臺。房間裡擺放了各種歐美,韓國的古董,迎接著來這裡住宿的旅客。
19.4Km 2024-12-13
慶尚南道 河東郡 蟾津江大路 3352-1
位於慶尚南道河東市鶴陽面半山腰的Hillford河東,位於小說《大地》的取景地平沙裡附近,可以一覽蟾津江全景。 透過房間客廳的窗戶看到的風景,美得像掛在畫框裡的畫。 共有13間客房,分為雙人房、雙床房、暖炕房三種類型,房間結構包括起居室、臥室、浴室和獨立露台。 是情侶靜靜休息賞景的好去處。
19.5Km 2020-06-30
慶尚南道山清郡今西面仇衡王陵路
+82-55-970-6411
仇衡王陵市為伽倻第10代君王的石墓,為金庾信的祖父──仇衡王的陵墓。而又被稱做仇亥或是讓王的仇衡王,是於西元521年成為伽倻的君王,直至西元532年,伽倻領土被新羅法興王佔領時,只維持了11年的政權。仇衡王陵是由石頭所建,而因為與仇衡王陵相似的石塔分布在安東與義城地區,故其亦被稱為石塔。另外,根據在『東國輿地勝覽』、『山陰縣山川條』裡,出現了「在郡縣40里的山中的石造陵墓,據說有4個面的陵墓皆是位高權重的亡者的陵墓」,以及其在王山寺所流傳下的『王山寺記』中的的紀錄,這座石塔才被認定為仇衡王陵。
與一般陵墓不同,仇衡王陵位於斜坡的中央,並由高7.15公尺的階梯式石塔所組成。從正面看去,其共有7層石階;背面則是利用斜坡本身建造而成,與在平地所建的金字塔仍有差異。石墓的最頂端建造成橢圓形,中央則有寫著「駕洛國王陵」的石碑以及近期所設立的石雕
此外,於朝鮮正祖17年(西元1793年)時,在王山寺中發現了裝有仇衡王與王妃的肖像畫、衣服 、弓箭的木盒。為了將其完好保存,還建造了「德讓殿」的殿閣。直至今日,仍會在春秋兩季進行祭祀。
19.7Km 2022-08-10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平沙里
蟾津江穿越峽谷流淌,沖積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並創造文化。寬闊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長的稻米與大麥也讓眾多生命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全長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為其中最廣闊的原野,佔地廣達83萬餘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