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Km 2017-11-01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平沙里街76-23
作為知名作家朴景利所撰寫之大河小說《土地》故事背景的崔參判府,位於智異山下流水潺潺的蟾津江旁,寧靜安適的岳陽面平沙里一帶的民俗文學村內。
崔參判府共由14棟傳統韓屋所組成,重現朝鮮後期韓國民間生活面貌的電視劇《土地》也以這裡為主要外景拍攝地。近年來多部電影及電視劇也相中崔參判府並在此取景,也使此地作為河東郡的文化商品受到大眾矚目。
只要坐在舍廊房(與裡屋分開,男主人生活起居與招待客人之處)的大廳地板上,就能將寬闊的平沙里田野景色盡收眼底,彷彿可以感受到古時儒生們聚集在亭子中凝神思考的莊嚴感。
崔參判府周邊還有平沙里文化館、花開市場、雙溪寺等,坐落於智異山及蟾津江間自然環境優美的旅遊景點。尤其是每到秋天,全國的文人們都會聚集在崔參判府參與文學慶典「土地文學季」,更使這裡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文學村落。
12.8Km 2020-11-25
慶尚南道咸陽郡馬川面楸城里
+82-55-970-1000
七仙溪谷是智異山最大的溪谷,與雪岳山的千佛洞溪谷以及漢拏山的耽羅溪谷,並稱韓國的三大溪谷。七仙溪谷不僅是智異山最具代表性的溪谷,且擁有著陡峭的山勢以及秀麗的景觀。另外,七仙溪谷內的智異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以及7個瀑布和33處大小不一的水沼的美麗風光,也形成了從馬川面義湯(音譯)至天王峰綿延整整16公里的仙境。
而越往七仙溪谷內走去,溪谷的走勢便顯得越加險峻。如此深不可測的險惡之地,奪去了許多人的性命,七仙溪谷也因此被稱為「死亡之谷」,故雖有許多登山客想要登上七仙溪谷的頂端,卻無法輕易得到許可。七仙溪谷的登山路從馬川面楸城開始至天王峰止,共長9.4公里。而因為七仙溪谷本身地勢相當危險,登山路之外的險峻山路讓人舉步維艱、無地可立足,故其登山路與溪谷距離相當遠。
登山客從楸城出發之後,在一開始會先遇到龍沼,並且經過楸城望岩、仙女湯、玉女湯、 飛仙潭、七仙瀑布、大陸瀑布、三層瀑布等無與倫比的美景後,最後到達天王峰。
※ 被指定為特別保護區,而被禁止出入的七仙溪谷,可在事前申請後,於導覽人員陪同下,暫時進入部分地區參觀。而在導覽人員的解說下,遊客更可以深入感受七仙溪谷的美景以及對於動植物有更多的了解。這也形成了國立公園的新探訪文化。
12.8Km 2024-12-19
慶尚南道 河東郡 岳陽面 平沙裏街 75
+82-55-882-5094
崔參判府是位於智異山下蟾津江流淌的岳陽面平沙裏的韓屋寄宿。共有8間客房,由2樓獨棟韓屋日影齋和月影齋,有廊亭的獨棟韓屋煙霞齋和和濫齋,各租賃一個空間的雲樂齋和懷景齋組成。雲樂齋和懷景齋每間客房都設有單獨的浴室,提髙了便利性,只有懷景齋-1帶有廊亭。客房內禁止烹飪味道濃烈的食品。
12.8Km 2021-03-23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岳陽西路357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是河東郡1邑12面中的1面,面積為51.8㎢(農耕地 12.4、林野 35.2、其他 4.2)。岳陽面東為赤良面,西為花開面,南為河東邑與蟾津江對岸的光陽市多鴨面,北為青岩面,共與1道、1市、5邑面相臨。智異山峻嶺的三面為盆地型山岳,中心有岳陽川流過,使此地的土地相當肥沃。岳陽面的行政區域共有14個洞,人口共有1,735戶、3,800多人。
此地生產杮子中的最佳品種大峰杮,果實色澤飽滿,滋味香甜。岳陽郡生產的大峰杮佔河東郡全郡的8成以上,因為三面環山的盆地地形,使這裡少強風災害,冬季相較之下較溫暖,形成最適合生產品質優秀的大峰杮的天然條件。在岳陽面平沙里公園每年10月底還會舉辦大峰杮節,可進行摘杮子、做杮餅等各種體驗。
* 河東野生茶
統一新羅時代興德王時期,大廉將茶種由唐朝引進國內,在王命之下於智異山種茶,此為韓國茶之起源。河東一帶因有著蟾津江的眾多支流,多霧多濕且溫差大,加上擁有極佳的土質,相當適合栽培茶葉。綠茶多在穀雨前後採茶,再進行炒茶與乾燥之作業製成,並透過發酵,形成獨特的茶味與香氣。溫度與濕度越高,發酵就越快,但一般來說要經過18小時的自然發酵,才能得到更高品質的茶葉。
※慢城「Slow City」指適合慢活美學的城市。河東郡岳陽面於2009年2月6日在義大利舉行的國際慢城組織理事會中,被單獨指定為「Slow City」,成為韓國的第5個「Slow City」。
12.9Km 2020-06-30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岳陽西路348
+82-55-883-3500
梅巖茶文化博物館始於1963年的舊姜聲浩(音譯)樹節茶園,其並非僅是展示古物的一般博物館,為參觀者可親自體驗茶的製造過程並直接認識茶的相關知識的體驗型博物館,同時也是具有教育機能的空間,更是分享知識、擔任傳遞正統茶文化的角色,以及社會參與型導向的博物館。
* 開館日 : 2000年5月21日
13.1Km 2024-12-13
慶尚南道 河東郡 蟾津江大路 3352-1
位於慶尚南道河東市鶴陽面半山腰的Hillford河東,位於小說《大地》的取景地平沙裡附近,可以一覽蟾津江全景。 透過房間客廳的窗戶看到的風景,美得像掛在畫框裡的畫。 共有13間客房,分為雙人房、雙床房、暖炕房三種類型,房間結構包括起居室、臥室、浴室和獨立露台。 是情侶靜靜休息賞景的好去處。
13.2Km 2024-08-22
全羅南道求禮郡馬山面華嚴寺路539
華嚴寺位於求禮邑東邊5.4公里之處,是坐落於韓國民族靈山智異山山腰處的千年古寺。寺院於西元544年(百濟聖王22年)由緣起祖師所建造,寺名取自華嚴經的華嚴二字。起初只建了海會堂與大雄常寂光殿,其後在643年(善德女王12年)由慈藏律師擴建,875年(新羅憲康王1年)道詵國師再次擴建。1592~1598年壬辰倭亂時遭火焚毁,1630年(仁祖8年)碧巖禪師開始重建寺院,於7年後仁祖14年(1636年)完工。
寺院內包含覺皇殿在內,共有國寶4件、寶物5件、天然紀念物1件、地方文化財2件等多項文物古蹟與20餘棟的附屬建築。特別的是建築配置,在經過一柱門後,約往東北方30度角轉彎,可抵達安置金剛力士、文殊、普賢像的天王門。此門與金剛門在西方並列而建為一大特徵。經過天王門再繼續向上,就到了普濟樓。有別於其他寺院從樓下通過即抵達大雄殿的方式,普濟樓則需要從樓旁通過才能前往。而寺內東西兩座塔呈斜線方向,東塔上端再高處一點可看到大雄殿,而西塔上端再高處一點則可見到覺皇殿。
其中覺皇殿被指定為國寶,為相當有名的建築物,亦為現今當中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其雄偉的外觀令人驚嘆不已。覺皇殿前的石燈高6.3公尺、直徑2.8公尺,為韓國最大的石燈,是統一新羅時代表現佛教中興期的作品,也被指定為國寶。覺皇殿外邊位於名為孝岱的小坡上有四獅子三層石塔,為創建華嚴寺的緣起祖師幫母親祈求冥福而設立的塔,其特殊的美工與精緻的雕刻技術堪稱名作,而被列為國寶。覺皇殿內部後邊的靈山會掛佛幀則於1997年被指定為國寶。
華嚴寺內寶物中,大雄殿(寶物)充分展現朝鮮時代優越的藝術性,大雄殿兩旁的五層石塔也因其出色的造型性與精緻的雕刻技術,被指定為寶物。寺院以智異山國立公園為背景,處處皆有名勝與自然美景分布其中。另外從河東到華嚴寺的19號公路邊植有櫻花樹(長約35公里),每到4月櫻花盛開,為極佳的兜風路線。附近還有蟾津江梅花村、姑蘇城郡立公園、智異山國立公園、雙磎寺等景點,吸引眾多旅客前往遊覽。
13.2Km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南原市山內面智異山路
位於智異山國立公園的溪谷,從達宮村延伸至心元村,全長6公里,因座落於鬱鬱蔥蔥的原始林之間,而有著人煙罕至的清淨面貌。溪谷與絕壁交相輝映,景色優美,在附近的達宮村可見古代馬韓的宮殿遺址。
13.2Km 2024-10-29
全羅南道求禮郡土地面雲鳥樓街59
位於全羅南道求禮郡的雲鳥樓古宅,為朝鮮英祖時期柳爾冑建的宅院。柳爾冑以初次遷居之所九萬坪的地名取音近之號「歸晚」,故此地也被稱為「歸晚窩」。雲鳥樓的宅號意指「像雲中之鳥一樣隱世而居」,這是引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文句命名而成。
雲鳥樓坐擁左青龍右白虎之山勢,又有內外水口(前溝渠與蟾津江),佔據了絕佳的風水寶地。依據風水地理學說,這一帶屬金龜沒泥、金環落地、五寶交聚或五鳳歸巢之寶地,在故居址處還有龜形石出土,被視為韓國三大吉地之一。
求禮雲鳥樓古宅在外舍廊房、內舍廊房、下舍廊房等都各自擁有閣樓廳,但如今內舍廊房與下舍廊房的閣樓廳都未保存下來。如今的古宅建坪426.45m²(129坪),除了一字型的行廊齋、東北側的祠堂外,T字型的舍廊房、匚字型的裡屋、裡院的穀間,三棟建築的歇山頂、懸山頂、攢尖頂連在一起,呈一體型的構造。
古宅中木製的米缸塞子上,還寫著「他人能解」四個字,含有拿出米救濟貧窮鄰居,成為積善之家的用意,展現出富者之道義,是柳氏家族之象徵。
13.5Km 2022-08-10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平沙里
蟾津江穿越峽谷流淌,沖積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並創造文化。寬闊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長的稻米與大麥也讓眾多生命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全長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為其中最廣闊的原野,佔地廣達83萬餘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