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吉街(쌈지길)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森吉街(쌈지길)

森吉街(쌈지길)

576.4M    2024-10-1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44

仁寺洞地標,為工藝專門購物中心,能體驗融合韓國傳統與現代的空間。順著從下方路廣場至天空廣場的坡道即可參觀每一個樓層的小型工坊,欣賞韓國的傳統工藝品與現代工藝作品,饒富樂趣。在工坊還能參與體驗,另有餐廳與畫廊等。

HIDE AND SEEK森吉街店(하이드앤시크 쌈지길점)

HIDE AND SEEK森吉街店(하이드앤시크 쌈지길점)

577.4M    2024-11-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44

◎ 看見韓流魅力的旅遊資訊
自製節目《TO DO X TXT》中,TXT成員們玩遊戲的地點。透過隨機抽籤擔任鬼的休寧凱以與生俱來的直覺讓其他成員喪生,展現出令人驚嘆的遊戲實力。

AANK飯店&SPA(鐘路雲泥店)(아늑호텔 앤 스파 종로운니점)

AANK飯店&SPA(鐘路雲泥店)(아늑호텔 앤 스파 종로운니점)

580.1M    2025-04-1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敦化門路11ga街89 (雲泥洞)

AANK飯店&SPA(鐘路雲泥店)是盛載韓國溫柔與美之處,這裡備有可感受淡淡茶香魅力的茶道組、以LP唱片轉盤呈現復古氛圍的音樂客房、能倚靠在舒適浴缸中休息的特色SPA客房,為顧客帶來舒適又特別的時光。飯店位於安國站、鐘路3街站、昌慶宮附近,交通相當便利。

WANBAEK部隊鍋(완백부대찌개)

WANBAEK部隊鍋(완백부대찌개)

582.9M    2021-10-0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44
+82-2-722-5397

漫畫「食客」中出現的美食店。招牌菜是部隊鍋。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食專門店。

CAFÉ TERRACE(카페테라스)

CAFÉ TERRACE(카페테라스)

583.5M    2021-10-0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102-2
+82-2-723-8250

鬆餅美味的咖啡廳。招牌餐點是鬆餅。

開城餃子「宮」(개성만두 궁)

開城餃子「宮」(개성만두 궁)

590.1M    2021-07-0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10街11-3
+82-2-733-9240

開城餃子「宮」是獲選2021米其林必比登的開城餃子火鍋專賣店,在仁寺洞有30多年歷史,目前由第3代經營。開城餃子以蔬菜為主,味道清淡可口。嫁進娘家後跟著婆婆學做餃子而來的老奶奶,第一次開了這家店,並傳授秘訣給嫁進來的媳婦。這裡賣的餃子由牛骨和韓國產豬肉料理水餃火鍋,其濃純的湯汁配上清淡爽口的水餃,風味絕佳。除此之外還有生菜包豬肉、綠豆煎餠等多樣選擇。店內乾淨、樸素的傳統韓國裝潢風格,為仁寺洞內不管是吃飯或是晚上想小酌一杯時,相當有人氣的一家店,也是國內外觀光客喜愛的餐廳之一。

納淸鍮器(납청놋전)

601.5M    2023-04-22

首爾市鐘路區仁寺洞gil39Seongji大樓1樓

納凊鍮器銷售大韓民國重要無形文化財第77號李鳳周先生與長子李亨根製作的作品,為韓國最優良的方字鍮器(韓國傳統青銅器物)賣場。鍮器成分為78%的銅與22%的錫,是以人工親手鑄造而成的韓國傳統高級餐具。

陶瓷器陶窯(仁寺洞)(도자기 토요 (인사동))

陶瓷器陶窯(仁寺洞)(도자기 토요 (인사동))

604.5M    2021-09-0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44(寬勳洞)
+82-2-722-1260

陶窯是間販賣馬克杯、 盤子、甕器、茶器等生活陶器的專賣店。全羅北道鎭安郡"手內甕器"的甕器匠以傳統方式來製作,並以甕器與白瓷所擁有的純潔之美來表現簡單明亮質樸與淡雅的氣質。在此可見到許多年輕作品家們所創的實用且有個性的生活陶器展出,以及各式裝飾用品等特別的創意巧思。另外,'手內甕器'曾在 2008年被聯合國選為東亞優秀的工藝品。

古宮(仁寺洞店)(고궁(인사동점))

古宮(仁寺洞店)(고궁(인사동점))

604.5M    2021-09-01

首爾市鐘路區寬勳洞
+82-2-736-3211

包括黃豆芽、綠豆涼粉、米飯和辣椒醬等集合30多種材料而成的全州拌飯,可以感受到真摯誠意的味道。店內以供應朝鮮時代的代表飲食及充滿豐沛營養的健康食品等為名,深受外國客人的歡迎。
位於仁寺洞的Ssamzie Street地下1樓,出入口沒有階梯、餐桌椅子皆方便殘障人士使用,Ssamzie Street的地下停車場設有殘障人士專用停車格,也有通往地下室的電梯及專用廁所。

昌德宮仁政門(창덕궁 인정문)

昌德宮仁政門(창덕궁 인정문)

604.0M    2025-03-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粟谷路99

仁政門為仁政殿的正門,建於太宗5年(1405年),後於壬辰倭亂時受損,於光海軍元年(1608年)重建。英祖20年(1744年)10月承政院火災時左右的行閣也一起燒毀,隔年3年再度重建。純祖3年(1803年)12月時宣政殿西行閣失火,使得仁政殿於次年12年再次重修,現在的仁政門就是當時留存的。由多包柱、歇山頂、平三門等技法中可看出朝鮮後期的建築特徵。日據時代的1910年,與周圍的建築進行了部分修改,現在外牆的前後雖然都有門,但是推斷原本只有中間柱間有門。現為三階石層為基底,並於上方立起圓柱,柱子上方栱包由昌枋與平枋相拼。梁柱頂端平柱部位則採用內二橫木、外二直木重疊的方式疊起,平柱的四個角則以雲彩的雕刻形狀塑形。宮門頂端為椽燈頂棚,屋檐為雙層屋檐,平柱靠近屋檐部份使用做丹青彩繪。仁政門左右行閣與仁政門的門扉在日據時代多改為日式風格。歷代的王多在這裡即位,包括孝宗、顯宗、肅宗、英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