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M 2025-01-10
全羅南道珍島郡古郡面神祕海路街74
+82-61-540-3408 (珍島郡廳觀光課)
珍島每年都會在海路出現期間舉辦珍島神祕海路節,在珍島海路出現的1個小時內,可體驗穿過大海的獨特感受,一路上還能徒手採集鮑魚、章魚等海鮮。另有珍島阿里郎、羌羌水越來、南道野歌、珍島洗魂巫祭等珍島無形文化遺產表演與珍島無形文化遺產體驗。在外國人共襄盛舉的全球區裡,則以全球音樂巡禮、全球摔跤大賽、電音之夜最受歡迎。歡迎來到現場,感受大自然的神祕與珍島的傳統文化吧!
[備註] 珍島海路
潮差造成水深下降,進而出現約2公里長的海路,一年僅有幾天,一次持續一個小時,有「韓國的摩西奇蹟」之稱。
736.7M 2022-12-08
全羅南道珍島郡古郡面神秘海路148
每年農曆2月底的靈燈祭與6月中旬左右,珍島郡古郡面回洞村與村前屬於義新面的海域,海洋會從中間分裂開,又稱作「韓國版摩西奇蹟」。海水退去後,就會出現一條幅寬30-40公尺、長2.8公里的海路。有1個小時左右海路完全露出水面,然後慢慢恢復至原狀。這段時間內,回洞里會舉辦神秘海路慶典。
珍島上流傳著一個關於桑婆婆的傳說。現在回洞村尖察山山脈尾端常有老虎出沒,所以回洞村又被叫做「虎洞」。某天老虎又出現了,村裡人們為了避難而全部逃到海上的茅島,只有桑婆婆來不及離開而獨自留了下來。於是桑婆婆每天都跟海龍王禱告,希望龍王能幫助自己和家人重逢。2月的最後一天,龍王託夢給桑婆婆說:「明天海上將架起一道彩虹,你踏著彩虹過海吧。」第二天,桑婆婆又到海邊禱告,海面突然一分爲二,出現了如同彩虹一般的圓圓彎道。茅島內擔心桑婆婆的家人與村民們敲鑼打鼓,踏著彩虹道走了過來。與家人們重逢的桑婆婆對著大家說:「因為我的祈禱出現了海路,能見到你們,我再也沒有遺憾了。」桑婆婆留下這樣的遺言後,安祥地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後,每年村民們都會擺設祭壇祭祀桑婆婆,因這天是桑婆婆靈魂登天的日子,所以又被稱為靈燈祭。人們又回到了村裡,村名也從虎洞改正為回洞。
1975年駐韓法國大使前來珍島觀光時,目擊了珍島神秘海路的現象,在法國報紙介紹韓國「摩西的奇蹟」,而使珍島逐漸為世界所知。1970年後半起,配合靈燈祭的時間在珍島郡舉辦靈燈慶典。在海邊架設祭祀桑婆婆的祭壇,一併舉行龍王祭,另外還有跳招魂假神舞、Dasiraegi(出喪歌舞)、羌羌水月來、珍島輓歌、鼓戲等珍島固有的民俗表演。各式各樣特別的活動,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海邊祠堂供奉的桑婆婆畫像是由珍島出身的東洋畫家沃田姜智舟所畫,打開門的話就能眺望奇蹟的現象。
2.9Km 2017-02-22
全羅南道珍島郡義新面茅島街12-3
+82-61-544-0151
1929年左右,金海金氏在前往濟州島時途經此處,因為這裡茅草叢生,而將之稱為「茅島」。另有一說,是由於此處房屋多為茅草屋而得名。
5.4Km 2025-03-16
全羅南道珍島郡義新面雲林山房路315
朝鮮後期的南畫大家許鍊(號小痴),即使在書畫藝術發達的珍島也是鼎鼎有名的畫壇代表人物。他極度推崇中國唐代文人畫與水墨山水畫創始人王維,甚至以許維之名廣為人知。而雲林山房就是他離開首爾,回故鄉珍島安度晚年之處,是其畫室的堂號,其名取自於尖察山周圍連綿的山峰在早晨與傍晚時,在林間與雲後產生的霧氣。若於珍島邑南側俯瞰,雲林山房正位於尖察山西側,珍島雙溪寺附近,為「ㄷ」字型瓦屋,後方有以草屋建成的舍廊房、後來新建的紀念館等。在雲林山房前方,還有五角形的水池,白色水蓮盛開其間,中央還有直徑約6m的圓形小島,上面植有紫薇。
小痴許鍊先生1809年生於珍島邑雙井里,年少時即展現繪畫才能,自28歲起受業於當時寄居海南大芚寺(今 大興寺)一枝庵的草衣禪師,至30歲出頭至首爾進入知名書畫家秋史金正喜門下,正式學習書畫,而後成為南畫(文人畫)的大家。許鍊先生曾為王室做畫,並被委任各種官職,但在師長金正喜逝世後,決定離開首爾返鄉生活,於雲林山房醉心書畫不問世事。此處也是許鍊第四子米山許瀅與孫子南農許楗延續南宗畫傳統之處,同宗的毅齋許百鍊也曾在此習畫,因此可謂南宗畫的聖地。
這裡曾長期空置無人管理,直到1982年才在孫子南農許楗的主持下修復,呈現如今的樣貌。畫室內展出了許氏三代畫家的複製作品,而在新建的小痴紀念館內,則展有雲林山房三代的作品真跡、壽石、陶瓷器等。被海拔485公尺高的尖察山如屏風般環繞的雲林山房,名列全羅南道紀念物第51號,整體有畫室、舍廊房,還有1586.78m²(480坪)的水池,水池中央有圓型小島。距入口岩壁不遠處則有珍島雙溪寺,後方尖察山西側山麓,則有名列天然紀念物第107號的常綠樹林。
5.5Km 2024-12-12
全羅南道珍島郡義新面雲林山房路299-30
位於珍島郡尖察山,由道詵國師於新羅時代所創建的寺院。因寺院兩側有溪水流過,而得名「雙溪寺」。雙溪寺是大韓佛教曹溪宗第22教區本寺大興寺的分寺,其大雄殿於1982年拆解重修時,發現上樑文記載建立年代為清康熙36年(即朝鮮肅宗23年,西元1697年),因此得知確切建立時期。走進雙溪寺一柱門,沿著道路兩旁的銀杏樹與石牆,即可進入寺院中。寺院主要建築採在石築基臺上興建木造建築的方式,呈現明顯的朝鮮時代後期建築樣式。沿著寺院後方溪谷步行約10分鐘,可以看到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有50多種樹種形成的茂密常綠樹林。雙溪寺是珍島最古老的寺院,不僅極具文化價值,也因周邊環境保存良好,成為極佳的休息空間。雙溪寺所在的尖察山,也相當值得一看。寺院附近還有朝鮮時代著名畫家小痴許鍊度過晚年的雲林山房,為西海朗路珍島第8路線的景點之一。
7.8Km 2020-11-25
全羅南道珍島郡義新面珍島大路3146-3
010-4550-7316
位於全羅南道珍島郡金甲里的珍島韓屋渡假民宿是一間韓屋型住宿設施。在僅用木材、黃土和青瓦建造的傳統韓屋中,設有16間客房。吸引著各種階級與類型的客人光顧,就連外國人也慕名到訪。民宿視野極佳,甚至可以在院子裡看到南海大海,經常有許多遊客為了觀賞日落而造訪這裡。特別是附近有聞名世界的神祕海路,韓國和海外遊客常為了走一天僅出現兩次的海路前來。從民宿就能看到的金甲海水浴場雖然規模不大,但坡度平緩,非常適合海水浴,且魚種眾多,海釣遊客也經常光顧。客房十分整潔舒適,毫無累贅,讓客人們能夠在大自然中得到真正的休息。山莊附近還有雲林山房和長田美術館等景點。
9.2Km 2025-01-23
全羅南道珍島郡郡內面龍藏山城街92
珍島的龍藏城是三別抄軍隊在珍島設置的代表抗蒙(抗元)設施,整座山城位於珍島北側海岸的山稜線上。北側海岸有著珍島的門戶碧波津,也是通往鳴梁海峽的漕運路要道。裴仲孫率領三別抄軍隊,擁立承化侯王溫為新王,構建官府並任命官吏,建立了與降蒙的高麗朝廷對立之政權。三別抄以1,000多艘船運送財物與人員抵達珍島碧波津,選址後開始建築龍藏城,以城內的龍藏寺為宮闕,並興建各種建築,稱王為皇帝。透過2009~2010年進行的宮址全面調查,可知共有20多棟密集的建築,令人聯想到開京滿月臺的構造,由此也可看出這裡是按計劃建成的宮闕。目前山城大部分已失去原貌,僅餘部分城址及城內的龍藏寺址與行宮址。附近還有龍藏城宣傳館、高麗抗蒙忠魂塔、供奉裴仲孫的精忠祠等景點,可順道遊覽。
10.2Km 2022-10-12
全羅南道珍島郡臨淮面Hami街39
位於珍島邑西南方8km處的長田美術館,由書法家長田河南鎬先生自費於1989年11月29日所建,佔地800多坪的腹地上,有著100坪的本館、淵源館、溫故館與150坪高3層樓的美術館,展出書法、西洋畫、東洋畫、雕刻、古代瓷器、盆栽等。長田美術館原名南辰美術館,是長田河南鎬先生取自己與夫人名字中的各一字結合而成。而後隨著長田河南鎬先生及其夫人的離世,繼承美術館的南田河永圭館長為紀念父親,才將美術館改為現名。美術館旁邊的山丘有茂密的老松林,而遠處女貴山的山峰清晰可見。周邊溪谷清澈的溪水與樹林相互輝映,使這裡更充滿著山中農村幽靜的氛圍。美術館內展出的作品皆為長田河南鎬先生的收藏品,其中有許多都是歷史教科書上介紹的名人所創作的國寶級美術品,令造訪的遊客不禁大為讚歎。
11.6Km 2025-01-23
全羅南道珍島郡古郡面碧波街90
位於碧波亭左側的李忠武公碧波津戰捷碑,是紀念丁酉再亂時李舜臣將軍奇蹟取勝的鳴梁海戰大捷,並記錄珍島出身之參戰殉國者們英名的碑石。碑文由詩人李殷相所作,字由珍島出身的書法家素筌孫在馨所書。碧波津是連接珍島郡與海南郡的港口,雖然鳴梁海峽是連接珍島與陸地最近的海峽,但因為海潮速度快,不適合作為航道,在1984年珍島大橋竣工以前,來往珍島郡與海南郡時,主要都於碧波津搭船。這裡既是珍島與濟州島的門戶,也是經過鄰近海域的客輪必停的據點港口。如今隨著陸路的發展,碧波津已逐漸衰退為小型漁港。雖然已漸漸失去港口的功能,但這裡仍有碧波亭與李忠武公碧波津戰捷碑等景點,極具歷史意義。
12.5Km 2019-04-20
全羅南道珍島郡臨淮面珍島大路3818
+82-61-540-4031
國立南道國樂院位於全羅南道珍島郡女貴山山麓,背倚秀麗山勢,面向遼闊的多島海,為以天賜的美麗自然景觀為背景,從事國樂專門研究與公演、傳統文化體驗與研究等國樂普及化活動,並傳承與發展悠久的南道文化藝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