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設施 - 韓國旅遊信息

聞慶儒教文化館 (문경유교문화관)

聞慶儒教文化館 (문경유교문화관)

2019-03-21

慶尚北道聞慶市聞慶邑聞慶大路2416
+82-54-550-6416

聞慶儒敎文化館就位於聞慶鳥嶺道立公園入口的聞慶陶瓷展示館旁邊,館內的設計讓人可以更輕易地看到儒教文化的全貌。
聞慶儒敎文化館是地上2層的建築物,共有4個展示館及儒教文化體驗室、資料室。第1展示室透過創作詩ㆍ書ㆍ畵的地點-舍廊房讓參訪民眾看到韓國傳統學士的文化。第2展示室是展示閨房文化,可以看到女性纖細的刺繡手藝等。第3展示室展示聞慶當地的儒教文化。介紹學士風流文化的第4展示室可以看到聞慶的儒教文化與歷史,設有舟巖亭及鄕飮酒禮模型。
在儒教文化館的儒教文化體驗室裡可以體驗木板印刷與拓本體驗。展示館附近有多功能的露營場、聞慶鳥嶺道立公園、聞慶鳥嶺博物館、石炭博物館、陶瓷展示館、聞慶溫泉等觀光景點。
由於聞慶自古是嶺南與首爾的連結關口,受到嶺南學派的影響,儒教文化從很久之前就很發達。朝鮮初期太宗設置了聞慶鄕校(傳統教育機關),1655年(孝宗6年)設置了近巖書院。

聞慶石炭博物館(문경석탄박물관)

聞慶石炭博物館(문경석탄박물관)

2019-03-21

慶尚北道聞慶市加恩邑旺陵街112
+82-54-550-6424

聞慶石炭博物館是展示早期國家基幹産業原動力之石炭,介紹其扮演的角色與歷史,內容相當的有體系,讓人一目了然,並使人永遠記得這快被遺忘的採礦文化。
石炭產業是韓國近代史的一大主軸,聞慶石炭博物館收集了與石炭相關的文物及資料,加以保存並展示,爲學術研究及文化傳承都有相當貢獻。聞慶石炭博物館內包含中央展示室(1、2樓)、戶外展示場、坑道展示場、礦工宿舍展示館。
石炭是韓國唯一的賦存能源,石炭曾是韓國重要的資源之一,它除了是國民的燃料供給來源之外,更是國家基幹產業的重要中樞,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但隨瓦斯及石油的廣泛應用之後,石炭的需求大大減少。博物館建立在曾是韓國第二大炭區的聞慶,更能充分善用當地資源,詳細介紹石炭的文化及歷史。

古道博物館(옛길박물관)

古道博物館(옛길박물관)

2023-08-02

慶尚北道聞慶市聞慶邑鳥嶺路944

古道博物館主要介紹古道歷史及山嶺文化 。聞慶是韓國文化地理的寶庫,是朝鮮時代由嶺南上京城的必經之路。古道博物館正是為了突顯聞慶的歷史文化而設立,將當初以鄉土文化史為中心所建立的聞慶鳥嶺博物館重新裝修,於2009年重新開館。現在在這裡可以看到韓國更多古道的文化歷史,如朝鮮時代歷史與文化的疏通路,也是朝鮮八道山路代名詞的「聞慶鳥嶺(名勝)」;韓國最古老的山嶺道路「天嶺」(西元156年開拓);古道中的翹楚,堪稱韓國茶馬古道的「兔遷道」(名勝號);曾經是嶺南大道上轉運站的幽谷站等。

世宗‧忠武公故事館(세종충무공이야기)

世宗‧忠武公故事館(세종충무공이야기)

2022-09-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世宗大路地下175

* 市中心的歷史體驗空間 *
世宗故事館、忠武公故事館是由世宗文化會館負責營運的歷史與文化空間,也是介紹韓國人最尊敬的朝鮮王朝第四代王世宗大王,以及壬辰倭亂時戰勝倭軍立功的忠武公李舜臣將軍之生涯與功績的展示館。世宗故事館於2009年10月9日韓文節時開館,共有6個展示空間,分別為1. 世宗其人 2. 民本思想 3. 創制韓文 4. 科學與藝術 5. 軍事政策 6. 韓文圖書館。而忠武公故事館則於2010年4月28日李舜臣將軍冥誕時開館,一樣也有6個展示空間,分別為1. 聖雄李舜臣之生平 2. 朝鮮的艦船 3. 7年的海戰史 4. 透過亂中日記所見的李舜臣其人 5. 李舜臣的領導力 6. 影像體驗館。兩個故事館是首爾著名的觀光景點,一年有約150萬人次的遊客造訪。館內還提供各種體驗與教育活動,讓遊客能在首爾市中心體驗活生生的歷史。

Arko藝術劇場(아르코예술극장)

Arko藝術劇場(아르코예술극장)

2021-04-0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大學路8街7

Arko藝術劇場是為了振興表演藝術,拓展表演人口,並提供財政上有困難的純藝術團體發表舞臺,給予間接支援,而於1981年4月1日開館的劇場。自開館以來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表演。而在號稱表演藝術搖籃的藝術劇場附近,也開設了許多的小劇場,眾多表演藝術家在此展開多彩多姿的活動,東崇洞一帶也成為表演藝術的中心地。Arko藝術劇場內有大劇場、可進行各種活動的小劇場、多功能空間閣樓攝影棚、練習室等。
* 開館日 : 1981年4月1日

正讀圖書館(정독도서관)

正讀圖書館(정독도서관)

2021-10-0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北村路5街48

正讀圖書館是1977年1月在首爾鐘路區北村京畿高級中學的舊址開館的首爾市立公共圖書館,館內有49萬餘本的藏書與16,300餘件的非圖書資料,附設的首爾教育史料館內藏有12,000餘件的教育史料。

正讀圖書館提供給首爾市民最新的資訊,支援教養、學習等方面,致力於文化發展與終生教育。除了借閱書籍、使用資料室與閱覽室外,每個月邀請作家演講,並舉辦寫真展、讀書會、玩偶劇、音樂會、舞蹈表演等文化活動。

北村生活史博物館(북촌생활사박물관)

北村生活史博物館(북촌생활사박물관)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北村路5na街90
+82-2-736-3957

北村生活史博物館展示著從首爾北村所收集來的韓國舊時生活物品。這裡於200 3年開幕,像家庭般的展示館內擺放著數百年前因火,以及數十年前因為產業化而消失的韓國舊時生活用品─石磨(磨豆子、綠豆時所使用的器具)、醬缸(醃放醬油或辣椒醬的缸)、碗盤、夜壺(放在房間裝小便的器具)等,所有展品皆可用手直接觸摸,感受不一樣的體驗。
由景福宮旁的三清洞到昌德宮後院旁的苑西洞所組成的北村,從以前即為保存韓屋的地區,由於地板、閣樓等韓屋特有的結構,讓舊文物得以永久留存下來。目前藏有20,000多件生活物品,博物館內展示著約300~400多件物品。
展示品參觀以外,參觀人員滿10~15名以上可參加製作玩具、艾草糕等各種活動。
北村生活史博物館附近有北村韓屋村、三清公園、貓頭鷹博物館、世界裝飾品博物館、古宮博物館、景福宮等景點。

清圓山房(청원산방)

清圓山房(청원산방)

2022-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北村路6街27

位於三清洞的清圓山房為首爾市無形文化財──小木匠(窗戶匠)沈龍植先生所居住的窗戶研究所,山房名取自沈龍植先生的號。而山房內還有設立於1981年,以打造出「空間的美麗臉龐」為概念的窗戶工房「誠心藝工院」,目前沈龍植小木匠與其弟子在此埋首於窗戶研究與製作,致力於將獨創的韓式窗戶普及於海內外。

「小木匠」一詞聽起來有點陌生,但這是建造韓屋的木匠分類。以古早傳統方式建造的韓屋中,構築基本樑柱的稱為「大木匠」,而製作門或窗戶等所有物品的稱為「小木匠」。誠心藝工院內展有分閤門、紗窗卍(萬)字門、井字梅花格子門、雕花門等各種花樣紋路的窗戶與門,還會不定時舉辦窗戶製作試演會與無形文化財‧工藝展示會等活動。

青鳥劇場(샘터 파랑새극장)

青鳥劇場(샘터 파랑새극장)

2021-09-0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大學路116

秉持著「幸福成長的孩子創造幸福世界」的信念,青鳥劇場於1984年10月15日開幕,這也是大學路第一座民間私人小劇場。
劇場的名字取自梅特林克的童話《青鳥》,也是幸福的象徵。目前劇場已成為具有一定口碑的文化中心,佔地60坪的空間內,設有2個上映館,以種類多樣的表演孕育孩子們的夢想與智慧,帶給大人愛與浪漫。
青鳥劇場針對小朋友準備了人偶劇、教育遊戲話劇、音樂劇等,另外也為大人準備了話劇、現場演場會、詩朗誦會等各種表演。尤其在每個月第四個週一的晚上,更特別舉行以家庭為對象的童謠演唱會。此外,還有「青鳥節」等為小朋友準備的各種豐富有趣的活動。

國際畫廊(국제갤러리)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54
+82-2-735-8449

國際畫廊於1982年開幕至今一直是代表性的畫廊,提供民眾欣賞世界及有名現代藝術家作品的機會。
主要展示Helen Frankenthaler、Sam Francis、Jim Dine、Frank Stella、Robert Mangold、Anthony Caro、Cy Twombly、Edward Ruscha、Anselm Kiefer、Joseph Beuys、Bill Viola等海外有名藝術家的作品,備受媒體及民眾的矚目與好評。
國際畫廊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其所屬的畫廊、畫商有合作,進行展示企劃,致力於挖掘有潛力的新人畫家、持續的創作支援,提供進軍世界舞臺的機會。
國際畫廊從1988年開始參加世界各個主要的美術展,並於1998年開始參加了在近代/現代美術展中最具影響力的「Art Basel」,讓原本從未購入過韓國作品的外國美術品收藏家開始注意到韓國的藝術作品,得到相當大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