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昌德宮與後苑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창덕궁과 후원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昌德宮與後苑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창덕궁과 후원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5-07-2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99 (臥龍洞)

昌德宮為1405年(太宗5年)景福宮完工之後另外建造的離宮(別宮)。1592年(宣祖25年)壬辰倭亂時遭戰火毁損,1610年(光海君2年)時,為首座重建完成的宮闕。而後直到1867年景福宮重建為止,約270多年期間,昌德宮更常被朝鮮王朝歷代君王使用,實質上起到法宮(主要宮殿)的作用。此地集人工及自然美景於一身,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宮內還有仁政殿、大造殿、宣政殿、樂善齋等古蹟,非常引人注目。特別是大造殿的附屬建築興福軒,為1910年決定韓日合併(庚戌國恥)的悲情之處。此外還有樂善齋區域,是光復後,大韓帝國的末代皇室家族純貞皇后(純宗的第二位皇后)、懿愍皇太子妃(李方子女士)、德惠翁主(高宗之女)生活及離世之處。

昌德宮與昌慶宮因位於正宮景福宮的東側,故被稱為「東闕」。比起其他宮闕,昌德宮並不依照人為構造建成,而是根據周邊地形,以結合自然的方式建築而成,因此獲得最韓國式的宮闕之評價,並於1997年被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名錄。

後苑於1406年(太宗6年)在昌德宮北部首度建成,因而被稱為北苑。之後於世祖時期擴建,甚至在成宗時將領域擴大至新建的昌慶宮。整個後苑區域大部分於壬辰倭亂時遭毁,1610年(光海君2年)重建。此後於仁祖、肅宗、正祖、純祖等君王在位期間,經歷數度重修與增建,才形成如今的樣貌。

昌德宮後苑維持了自然的地形,低矮丘陵和山谷盡量保持原來的自然面貌,僅有在需要維護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復,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宮中庭園。每個山谷也建了美麗的涼亭,四個山谷處分別為芙蓉池、愛蓮池、觀纜池、玉流川領域,雖然主要是為了王室成員休息與散步所建,但也作為其他用途使用,包括欣賞自然風光寫下詩作、論述學問、軍事訓練、射箭活動、蓮池釣魚、乘船賞花、以火藥放煙火等。此外,也常舉辦大妃壽宴、慰勞宗親或臣子的宴會等由君王主管的宴會。而君王也曾在此親身體驗種稻與務農,王妃則親自養蠶並舉行親蠶禮。

後苑內,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樓和魚水門、暎花堂、不老門、愛蓮亭、演慶堂等亭池造景散布各處,各具特色。尤其每逢秋季楓葉轉紅、落葉紛飛時,絕美的景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浮石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부석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浮石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부석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4-02-28

慶尚北道榮州市浮石面浮石寺路345

位於小白山東側山麓,創建於676年的寺廟,當時新羅(西元前57年~935年)與中國唐朝爆發戰爭,為了祈求新羅得勝而興建了這座寺廟。此後經過多次重建與擴建,保存了多項文化財,其中的「無量壽殿」堪稱當前韓國最典雅的傳統建築。

佛國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경주 불국사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佛國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경주 불국사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5-05-19

慶尚北道慶州市佛國路385

位於「吞吐雲彩」的吐含山(745公尺)山腰處的佛國寺與石窟庵,為新羅佛教燦爛佛教文化的核心,相傳在新羅法興王15年,法興王依據其母親之意,為求國泰民安而建。之後於新羅景德王10年(西元751年),由宰相金大城指揮重建,呈現全新面貌。歷經壬辰倭亂,包含建築物在內的重要文物幾乎全數燒毀或被掠奪。1920年以前僅留下部分建築物與頹圮的塔,持續不斷的修復工程與收藏的7件國寶,才能擁有現在雄偉的寺院面貌。從佛國寺沿著山脊往上走約3公里(沿著柏油路走約9公里)左右,就能抵達以擁有東洋第一傑作、面朝東海的如來坐像本尊佛而馳名的石窟庵。佛國寺、石窟庵於1995年12月6日,與海印寺藏經板殿、宗廟一同正式登記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聲享譽國際。

鳳停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봉정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鳳停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봉정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3-05-24

慶尚北道安東市西後面鳳停寺街222

位於安東天燈山的鳳停寺,是韓國曹溪宗第16教區本寺孤雲寺轄下的寺院。相傳寺院創建於新羅文武王12年(西元672年),創建者眾說紛紜,一說是由義湘大師所建,一說是由義湘大師的弟子能仁師父所建。因韓戰之故,有關寺院歷史的資料大部分在戰火中消失,因而無法確定創建以來的歷史。直到1972年,鳳停寺極樂殿於進行拆解修復工程時,發現上樑文寫著高麗時代恭愍王12年(西元1363年)重修。也因為有這個明確的記錄,使鳳停寺極樂殿成為韓國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榧子林(비자림)

榧子林(비자림)

2025-04-03

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舊左邑榧子林街55

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並受到完善保護的榧子林,佔地面積448,165平方公尺,足足有2800餘棵樹齡近500~800年的榧子樹密集生長著。此處是由棵棵高達7~14公尺,直徑50~110公分,樹冠寬度10~15公尺的巨木聚集而成的罕見榧子林。過去榧子樹的果實榧子經常被用來作驅蟲劑,而榧子樹因木材品質優良,也被用於製作高級家具及圍棋盤。

榧子林也是指甲蘭、風蘭、圓葉石豆蘭、紅花羊耳蘭、榧子蘭等稀有蘭科植物的自生地。在綠蔭濃密的榧子林中,享受出自於山林浴的健康療養效果,除了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身心疲勞之外,還可找回人體應有的節奏。

此外,這裡周圍被月朗峰、亞父岳、龍眼岳等風景優美的寄生火山環繞,不只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也適合作為登山及運動的行程,更因曾有電影在此拍攝外景而受到注目。

慶州瞻星臺(경주 첨성대)

慶州瞻星臺(경주 첨성대)

2025-05-16

慶尚北道慶州市瞻星路140-25

建於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時期(632~647年)的瞻星臺,是東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慶州的地標之一。整體建築高約9公尺,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底層的基壇部,以及如酒瓶般的圓筒部,還有最上方呈井字形的頂上部。圓筒部分27層以石筒堆砌而成,呈下寬上窄的模樣。以朝向東南方的窗戶為中心,下方全部以石頭填滿,上方則全部中空。推測過去在窗外放置梯子進入內部,再利用內部東側的梯子登上頂端觀測星空。

構建瞻星臺的石塊也都具有各自的意義。上圓下方的模樣象徵天與地,365塊左右的石塊則代表了一年365天。27層則象徵27代王善德女王,加上頂部的井字石,共有29~30層,代表農曆一個月的天數。以窗戶為準,上下各有12層,標示一年有12個月,以及24個節氣。當時人們透過觀測算出適合務農的時期,或占卜國家的吉凶,瞻星臺在當時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邂逅韓流魅力的旅行資訊 - 《犬系戀人》
受過去的特殊緣分牽引的寶謙與智雅擦肩而過的瞻星臺是慶州的地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臺。不僅是具有卓越參觀價值的遺址,各季花卉盛開,草木茂盛,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

紅島(홍도)

紅島(홍도)

2024-03-08

全羅南道新安郡黑山面紅島里 紅島

從木浦港搭乘渡輪至紅島約需2小時30分鐘,日落時分,整座島嶼被染成一片紅艷,因而得名紅島,是有著繚繞著傳說的岩石、海岸絕壁與清澈蔚藍大海的美麗島嶼。島上棲息著稀有動植物,屬於天然紀念物保護區。遊覽紅島的最佳方式為搭乘遊覽船欣賞周邊的33座岩島與懸崖。

黑山島(흑산도)

黑山島(흑산도)

2020-03-27

全羅南道新安郡黑山面Jin村街11
+82-61-275-9300

位於韓國最西南端的黑山島,距離木浦約92.7公里,由11個有人島和89個無人島組成。黑山島的自然景色非常美麗,同周圍的群島同屬於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
黑山島沿岸有一條環島一週的道路,沿著這條路繞島一圈就能看儘黑山島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文化遺迹。島上的招靈木曾被指定爲天然紀念物,所謂的招靈木就是將折斷的樹枝放於佛殿上用來招魂的樹木。 路旁是常綠林和城隍堂,還有支石墓群、三層石燈、三層石塔和半月城等指定文化遺産。島上的黑山八景也很美麗,其中又以門岩蒼松、松前望月、明沙十裏的景色最爲有名。門岩蒼松是指門岩山上那一片蒼鬱的松林;松前望月則是在描繪正月十五時從松林仰望圓月的場面;而明沙十裏說的則是鎮裏村前那一片白色的沙灘。黑山八景是遊客公認的不可不看的風景點。

梵魚寺(釜山)(범어사(부산))

2024-03-05

釜山廣域市金井區梵魚寺路250

建於新羅時代(678年),地處山勢巍美的金井山,名垂青史的高僧輩出,並以悠久傳統與歷史為傲,保有多項文化財。寺內設有能體驗修行者日常生活的寺院寄宿活動。

慶熙宮(경희궁)

2024-03-05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新門內路45

以首爾為首都的朝鮮(1392~1897年)曾使用過的宮殿,最初建於1617年,1831年重建。1865年因景福宮擴建而被拆除部分建築,20世紀初被完全拆除,後自1985年起開始挖掘,1994年復原了部分設施,如今則建有首爾歷史博物館與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