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1100路882
西歸浦自然休養林貫穿漢拏山西側,位於連接濟州市與西歸浦市中文觀光園區的1100公路東側旅遊路線的中心,是擁有多種暖帶、溫帶、寒帶樹種,由樹齡約50多年的濃密扁柏林構成的山林浴場,林中更棲息著雉雞、獐子等稀有動物。這裡的優點在於擁有最新設施的休養林館、戲水設施與能享受山林浴的散步小徑。此外,還設有觀景臺,能將濟州世界盃體育場、濟州國際會展中心等廣達3,562㎡的中文觀光園區一覽無遺。
2020-02-25
仁川廣域市甕津郡延平面
+82-32-899-3450
距仁川航程145km的延平島位於西海最北端,離北韓的駙浦里不過10km,是西海最大的漁港。從黃海道海州首陽山算起第七座島嶼的延平島,沉靜並珍藏著過去的面貌,因為模樣像是火車在海上奔跑般平整延棉而得名「延平島」。身為前哨防衛基地,1999年延平海戰以後,才漸漸成為令人矚目的避暑地。
延平島上開了韓國第一個以黃花魚場出名的海上魚市,而吸引不少人氣。朝鮮時代林慶業將軍在丙子胡亂時,為了攻打中國清朝而前往明朝途中,曾短暫停留在延平島,傳聞他在此用荊棘抓黃花魚。每年3月左右,島上漁民會在供奉林慶業將軍的祠堂內掛上五色旗,以danggoot與paegoot敲響鼓與鑼,舉行祈願船隻安全的豐魚祭(文化觀光商品)。村莊入口處可以看到花黃魚島銅像、瞭望臺,再加上黃花魚歷史館的開幕,使其成為抓黃花魚景觀再次受到關注的契機。
延平全島可徒步遊覽,需約3小時左右。因無社區巴士行駛,交通多有不便,但為了方便住宿的遊客,島上多利用箱型車接送。從碼頭到村莊約1.5km距離,徒步約20分鐘左右。
* 九里洞海水浴場
- 位於延平西北方的天賜自然海水浴場,可以瞧見北邊海岸的銀白沙灘長1km、寬200m,奇岩怪石、白色碎石及沙子整齊的攤開。沙子非常柔軟,海松與其相稱,非常適合享受夏季海水浴。
* 忠愍祠 (鄉土遺跡第1號)
-
為朝鮮中期名將林慶業將軍的祠堂。將軍受了丙子胡亂的恥辱,為了攻打清朝而前往明朝途中,登上延平島,為了蒐集飲水與食物,折斷了無數的荊棘,並將其插在現今堂島南方的「Anmok」,退潮時捕獲了無數不知名的魚類。這就是捕捉黃花魚的由來,每年春天,全部的居民都會為了祈願豐收而舉辦豐魚季。
* 觀光展望臺 (黃花魚歷史館)
- 2001年建立的這個場所,是為了重新將等同延平島歷史的抓黃花魚發揚光大,並提供教育第2代的地方。北邊天空無限美麗的夕陽,讓失去故鄉的失鄉民內心更為感動。在這裡可以一眼就看到1999年6月15日爆發的西海交戰址。
* 屏風岩 (烏石海岸) -
看起來像是屏風打開放著的樣子而得名,因附近有鈦礦山,鈦碎片被磨損後成為堆積在海岸邊的圓石(烏石),又被稱為展開的「烏石海岸」。退潮時露出的美麗黑色石頭,可說是連石頭收集者們都垂涎的名物呢。在小碎石攤上光腳行走的話,可以同時感受到指壓與熱療的效果。
* 人面岩 -
人面岩是位於大延平島南邊6.4km處的小延平島東南方的岩石,因近似人類側臉而被稱做「人面岩」,是延平島上廣為人知的岩石。這裡是旅客船抵達小延平島時,最先吸引觀光客目光的名勝。
2016-11-04
仁川廣域市甕津郡大靑面
大青島位於仁川西北方202㎞、甕津半島西南方約40km處,面積12.63㎢、海岸線長24.7㎞,目前共有1,195位464世代的居民居住於此。大部分居民從事漁業,部分以經營水稻與旱田為副業,是典型的漁村。這裡在80年代末期,曾有大規模捕捉魟魚的盛況。整個島皆擁有豐富多樣的魚種,是非常有名的釣魚勝地。因距離黃海道長山岬不過19km的位置,可以說是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要衝地。除此之外,還擁有韓國其他島嶼無法比擬的乾淨海域,以及天賜的觀光資源。
* 島構成 : 本島1、附屬島1
* 面積 : 15.51k㎡
2022-09-14
首爾特別市中浪區新內路21街
位於首爾特別市中浪區的烽火山高160.1公尺,站在山頂上可眺望道北方的佛岩山與道峰山,甚至還能看到京畿道楊州一帶景色與位於首爾中心的南山。1977年7月建設近鄰公園,並為居民設置了各種便利設施,1994年更復原了峨嵯山的烽火臺。每年農曆3月3日(三巳節)在山頂附近的三神閣(道堂)舉辦被指定為首爾特別市無形文化財第34號的烽火山道堂祭。
2014-12-21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長洞山85
+82-42-481-4650
大田市曾為戰略要地的證明-大德雞足山城
沿著大田市長洞雞足山(海拔420m)山頂稜線修築的taemoi式(將山峰包圍式的山城,以山頂為中心,7~8部稜線幾乎呈現水平的型態)山城。這座山城原本據悉建於百濟,但經由1998∼99年間的考察,發現是建造於新羅時代。
沿著大田城區東北邊雞足山與南邊食藏山稜線,分布著約30多個大大小小的山城。像這樣存在著許多山城的地區,是因大田曾是百濟首都防禦的要衝,在戰略上非常重要。其中規模與戰略性絕對最為重要的就是雞足山城,從此城西邊可以將大田城區盡收眼底,北邊則有看似前哨的梨峴洞山城與長洞山城,南邊則是沿著山稜線的迭峴城。另外,城東邊則有著忠清北道的報恩郡與忠州市。雞足山城沿著雞足山稜線圍繞1,037m長,整體平面型態為南北長軸的長方形。現在則作為附近居民使用的登山步道等,成為提供良好休閒空間的地方。
雞足山城是新羅時代遺物?還是百濟時代遺物?
雞足山城有一說是百濟時代為了首都防禦而建造的山城;但根據山城的建築方式,又有一說是新羅時代建造的。
透過挖掘考察,發現山城建築方式與位於報恩的新羅三年山城(史蹟第235號)相同。而出土的陶器中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是6世紀中後期的新羅陶器。之後出土的陶器型態少數為百濟,但大多數的皆為新羅陶器,調查出可能曾經被百濟佔領,但實為新羅建造的山城。雖然根據新發掘結果發現是新羅時代建造的山城,但仍有不顧此而持續在爭論的論調。
* 面積 - 51,984㎡
2023-02-10
江原道鐵原郡鐵原邑
現在的鐵原平原DMZ已是候鳥們的樂園,秋收後的鐵原平原上,掉落的榖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自然生態保存良好的DMZ區域,純淨的水聚集在民統線(民間人士出入統制線)以北的貯水池,成為候鳥們最佳補給區。佔據江原道米生產量1/4穀倉的地區,秋收時掉落的穀物;以及為了供給農業用水所行程的民統線以北地區江山、土橋貯水池,水道內所流出的淨水。提供給候鳥們食物來源以及休憩區,因而成為冬天候鳥的遷徙地。
在貯水池上飛翔所形成的群舞引起賞鳥客們的感嘆,平野上悠閒的丹頂鶴讓人聯想到孤傲儒生的姿態。成群的鴻雁與鴨類,能讓人感受到家族與戀人的浪漫,看完後有不虛此行之感。在此處最受歡迎的主角是丹頂鶴(天然紀念物202號)與灰丹頂鶴(天然紀念物203號),鐵原平野是白額雁的最大過冬棲息地,另外還有禿鷹、白尾海鵰、黑鷲等各種鷲類,以及綠頭鴨、花嘴鴨等110多種的鳥類在此過冬。
鐵原是韓國國內最大的保安旅遊區,有許多戰史跡地,以及曾為國民掠奪大本營的勞動黨舍等近代文化遺產分散各處,稱之為教育的重要場所也不為過。探訪時間以太陽升起時、正午起到下午2時間,以及日落時最為好,剩下的時間可以遊覽第2地道、月井站瞭望臺、勞動黨舍、白馬高地戰蹟地、到彼岸寺等休戰線附近的觀光景點。民統線以北地區的鐵原平原仍然限制一般人進出,因此自然生態保持良好,對於在現在生活中水深火熱的都市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休憩處。
2023-01-19
京畿道楊平郡楊西面兩水路93
+82-31-775-1835
* 水與花共存的洗美苑 *
洗美苑為位於京畿道楊平郡楊西面龍潭里的自然淨化公園,洗美苑的名稱出自於觀水洗心、觀花美心的古語。為了展現觀看漢江水以洗滌身心的象徵意義,園內步道皆以洗衣板的形象呈現;為了讓遊客能在欣賞水蓮與蓮花等花卉的同時豐富心靈,亦展示了詩畫作品。
另外,洗美苑為利用具代表性的水生植物所打造的自然淨化公園,在建造時期獲得京畿道的100億資金支援,佔地18萬平方公尺,設有6座池塘,裡頭生長著蓮花、水蓮、菖浦等植物。漢江水在流經六個池塘並經過重金屬與浮游物質去除作業後,流入八堂水壩。
* 洗美苑的參觀項目 *
公園大致可分為洗美苑與石菖苑,洗美苑中設有種植著一百多種水蓮的世界水蓮園、實驗水生植物的環境淨化能力,並進行現場教育的環境教育區,以及引進水蓮與蓮花的新品種,進行實驗的實驗栽培園區等。
此外,還有壺狀的噴水池「漢江清淨祈願祭壇」、能俯瞰兩水頭的觀瀾臺、法國畫家莫內的氣息猶存的「莫內庭園」、充滿古典氛圍的傳統庭園設施「流觴曲水」、復原水標的噴水池、可觀測風向的氣象觀測站「風旗臺」等。
以石菖浦溫室為主的石菖苑內設有水車型涼亭「四輪亭」與朝鮮正祖時期,曾設於昌德宮內的溫室等,可觀察到先祖們將生活與自然環境結合的智慧。
2016-09-05
首爾特別市中區明洞4巷37
+82-2-776-8964
2012年5月開幕的按摩專門店薄荷美學,位於明洞站3分鐘距離的明洞中心最熱鬧的街道上。
有足部按摩、全身指壓按摩、精油經洛按摩、小臉管理等多種按摩課程,可以與情侶或家族一同享受服務。日本藝人大西賢示曾來訪。
2020-12-01
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名林路520
+82-64-728-3611
2007年8月開幕的濟州獐鹿生態觀察園,由可以觀察到200多隻自由奔跑的獐鹿的日常觀察園,以及可以一次掌握獐鹿生活的影像展示室所組成。
此外,這裡也提供自然生態體驗、餵食獐鹿體驗、與生態專家一同觀察火山岳生態等各式各樣的活動,遊客還可搭乘濟州觀光巴士(+82-64-728-3211)前來。
2021-03-17
大田廣域市中區根基公園路79
+82-42-288-8310
* 尋找自我根源的旅行的-根基公園 *
根基公園位於中區寶文山與芳華山之間,充滿美麗的自然景觀。根基公園以孝道為出發點,讓所有人瞭解自己的根源,並培養敬老孝親的思想。為了喚醒同一民族子孫們而建立的公園位於大田廣域市中區砧山洞一帶,擁有3萬3千多坪的腹地,內部擁有世界第一個象徵姓氏的雕刻品與各種便利設施,是以孝為主題於1997年11月1日開幕的主題公園。
根基公園既是以培養忠孝思想及主人精神的教育公園,又是舉辦多種家族活動的家族親和公園,亦是讓青少年修練身心、健全體魄的體育公園。擁有天然恩惠的自然景觀,位於都市中心的自然公園,其特色頗為鮮明。
公園內擁有可以尋找自我根源的姓氏雕刻品與四神圖、塑造出12地支的生命泉源,能夠舉辦各種活動的水邊舞台、草坪廣場,以及可以將公園一眼望盡的展望台、八角亭、山林浴場、自然觀察園等各式各樣的設施。
主要設施有幼稚園及國小生可以使用的迷你車30輛(2人用)及交通標示牌、行人信號燈等交通安全教育場,還擁有自然觀察路線、樹木園、山林浴場、野生花草類園區的自然觀察園。設置有姓氏別的雕刻品,並會舉辦揭幕式、道民親善大會、兒童節活動、敬老活動、手語歌表演、表揚公演、戀人是我朋友、音樂會等各種文化活動。公園內還有八角亭(慈山亭)、栗子樹園、步道、水邊舞台、噴水池、萬姓譜(Raba水壩)等景觀。
* 公園山頂的三南紀念塔 *
公園山頂上的三南紀念塔是可以一眼將公園看盡的展望台,賦與祈願嶺、湖南與忠清道地區的和平與相輔相成之象徵意義。專門雕刻作家製作了將各姓氏別祖先由來顯示出的雕刻作品,正面雕刻有祖先的由來、背面則有作品說明及其他參考資料等的姓氏別作品共136件,這些獨特的作品傳達出公園獨特的形象。公園中心是草坪廣場,活用於各種活動。並利用草坪廣場週邊的循環步道作為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場所,以幼稚園及國小生為對象,小朋友可以直接乘坐迷你車,透過現場體驗學習正確的交通文化。水邊舞台與水邊平台則非常適合舉辦戶外公演以及各種文化活動、戶外結婚典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