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Km 2025-01-07
世宗特別自治市鳥致院邑土谷嶺街24
+82-44-865-5601
* 方便信徒前往的市區中的寺院─神光寺 *
神光寺位於世宗特別自治市鳥致院邑露積山的寺院,其約在160多年前創建,並在1920年由李景直住持復原後,直至1980年才由惠遠法師開始主持。另外,神廣寺是主持法師為了要將菩薩的教誨廣泛傳播出去,所努力建造的寺院,而設立在市區中的寺院,亦相當方便信徒前往。.
* 能看到年輕面貌的寺院─神光寺 *
來到神光寺的人,對於其第一印象便是充滿年輕生氣的寺院,而理由便是因為神光寺的歷史並不長,並且位於年輕人眾多的弘益大學附近。而神光寺的僧侶也積極地對年輕人們說法,以傳遞菩薩的教誨。
13.4Km 2016-10-25
世宗特別自治市鳥致院邑文化4街1
+82-41-866-3173
味香是已有20年歷史的燉海鮮專門餐廳,店內寬敞且裝潢風格簡潔、舒適。其皆由主廚親自嚴選各類海鮮、精心烹製各種海鮮料理。
13.5Km 2025-09-02
忠清北道清州市清原區內秀邑荊東2街92-41
位於空氣清新、水質清澈的山麓,佔地3萬多坪,作為當地知名景點的「雲甫之家」,是韓國畫壇巨匠故 金基昶(號 雲甫)先生的私人住宅。金基昶先生在夫人朴崍賢畫家(號 雨鄉)過世後,移居至此度過晚年生活。這是一座優雅的韓屋建築,經過立柱大門,穿過中門與庭園,可看到美麗的韓屋裡屋。在裡屋的地下,還展有以韓國畫呈現的耶穌受難像作品《耶穌的生涯》。此外,這裡也設有雲甫美術館,展出雲甫金基昶畫家與雨鄕朴崍賢畫家的作品與遺物。這裡是可認識克服聽覺障礙,成長為東洋華壇巨匠的雲甫金基昶先生的人生及其作品之處,也因電視劇《陽光先生》曾在此取景拍攝而為人熟知。
13.6Km 2019-12-23
世宗特別自治市鳥致院邑文藝會館街22
+82-44-301-3523
位於世宗特別自治市的世宗文化藝術會館是集表演與展示功能為一身的複合文化空間,不僅為世宗市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創造活動的機會,也擁有讓市民提升文化涵養的表演場地(870席次)與展示室等空間。
* 開館日: 2000年10月4日
14.2Km 2024-02-21
世宗特別自治市燕西面大捷路130
擁有廣闊戶外庭院的咖啡廳,內部採木質調,氣氛溫馨。庭院裡種著各種花草樹木,讓人彷彿置身公園。招牌飲品為將榛果奶混合濃縮咖啡而成的FORESTA雙倍拿鐵、以血橙茶葉沖泡的血橙茶,以及櫻桃茶融合芒果泥及椰果的櫻桃芒果椰果茶。
14.4Km 2022-12-27
忠清北道清州市上黨區文義面大清湖畔路751-27
文義文化財園區位於可俯瞰大清湖全景,既美麗又涼爽之處,為家庭遊客所喜愛的旅遊景點。此地為重現忠清北道清原郡逐漸消失的固有傳統文化,追思與學習祖先們的生活與精神,所建造的歷史教育場兼文化藝術空間。
約40,000餘坪的腹地上有忠清北道有形文化材第49號文山館與兩班家屋、文化遺物展示館、酒館共10棟的古建築物參差不齊地散布著,不僅展示祖先們居住過的村落型態,史前時代的石墓-支石墓、象徵多產與繁殖的祈子石、長丞(韓國的村落或寺廟入口、路邊所設立的人頭造型的柱子)、研子碓(碾榖物或搗小麥時所用的碓)等,收集了許多可一窺舊時生活面貌的民俗資料。
若說文化財園區的驕傲,當屬遺物展示館。以瓦片為主題,目前展示著新羅、百濟瓦當等各時代、各種類共774件與清原郡遺物。展示館前院有預計為高麗時代所修築的文山里石橋。
園區內有藥水池、遊戲區等便利設施,寬廣的停車場內有忠清道內第一個開幕的汽車專用露天電影院,又稱為文義電影村。此外附近有人工瀑布、壤城山、鵲頭山、大清湖、鷺山松林、東華寺、芙江藥水等景點。
14.5Km 2022-09-27
世宗特別自治市燕西面蓮花寺街28-1
* 由阿彌陀佛的傳說而來的蓮花寺 *
蓮花寺位於鳥致院邑西邊約2公里處,寺院整體背倚丘陵,面朝西方,周邊有大片種植桃樹與梨樹的果園。蓮花寺於1988年被指定為傳統寺院。其在1987年修建了保護閣後,又在1999年修建了五層石塔和石燈。寺院整體由無量壽殿、三聖閣、寮舍齋所構成。法堂規模為正面3間、側面2間,內部中央供奉了釋迦牟尼佛像,右側為戊寅銘佛碑像,左側為七尊佛碑像。此外還奉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幀畫、觀音幀畫、地藏幀畫、神眾幀畫等。在三聖閣中則有七星幀畫、獨聖幀畫、山神幀畫。蓮花寺現在的位置與古代寺院舊址無關,但原有瓦葺法堂一棟,從中發現被指定為寶物的戊寅銘佛碑像附臺座後,得到文化財管理局的支援,改良成傳統韓式的瓦屋。戊寅銘佛碑像附臺座為長方形的石碑,側面呈上窄下寬的梯形模樣,被專家推測為統一新羅時代的作品。此外,寺內也供奉了被指定為寶物的七尊石佛像,這尊佛像與碑岩寺石像、正安面石像被視為奠定古代美術版圖的作品。相傳目前的蓮花寺創建者洪文燮(音譯)就因為夢境預示而挖出了戊寅銘佛碑像、七尊佛碑像兩尊石佛,為供奉石佛才建了寺院。
* 蓮花寺的創建傳說 *
蓮花寺的創建時間已不可考,但有關於其創建由來的傳說。在朝鮮時代末期,在進行參禪修行的修行僧們被動員參與國家的建設工程,但由於沒有能提供給僧人安心休息、修道的寺院,僧人們便只好到處在外留宿。直到僧人們到雲住山進行阿彌陀百日祈禱,向阿彌陀佛祈願能有修道之處,在百日祈禱結束的那一天,佛祖在夢中指點了蓮花寺的創建人挖掘某個地方,在那底下挖出了阿彌陀佛像、戊寅銘佛碑像附臺座(寶物)與七尊石佛像(寶物)。而供奉這些佛像與修行之地,就成了今日的蓮花寺。
15.1Km 2022-09-19
世宗特別自治市燕東面元合江1街262-6
合湖書院是供奉高麗末期性理學研究先驅─安珦(西元1243∼1306年)肖像畫之處。曾於1984年5月17日被列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41號,2012年被除名,又於同年的12月31日被列為文化財資料第2號。書院最早名為安子別廟,由安珦的第15代孫安景信、安景仁、安景精等人建於西元1716年(肅宗42年),落成後每年定期於陰曆3月3日與9月9日舉辦祭祀,直到朝鮮時代高宗時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被拆除為止。而後安氏後代另建合湖祠舉行春秋祭享,1949年取得全國218個鄉校的同意,設立合湖書院,為正面3間、側面2間,屋頂呈懸山頂的瓦屋建築。目前在燕岐儒林會主持下,定期於每年陰曆9月12日祭祀。
安珦出身順興(今 慶尚北道榮州順興面),號晦軒,諡文成公。西元1260年(高麗元宗元年)文科及第,被任命為校書郎,1270年三別抄之亂時隨朝廷遷都江華島,而後成為監察御史。1286年(忠烈王12年)依王命出使元朝大都,首度見到《朱子全書》,將全本抄寫後帶回高麗。而後投入性理學研究,對高麗末期儒學的振興做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