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免稅店] KOIBITO (東大門店)(고이비토 동대문)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事後免稅店] KOIBITO (東大門店)(고이비토 동대문)

[事後免稅店] KOIBITO (東大門店)(고이비토 동대문)

895.0631230881485m    0     2024-05-06

首爾特別市中區獎忠壇路215 2~5樓

-

CJ Food World(CJ 푸드월드)

896.2993421414122m    3647     2017-11-28

首爾特別市中區東湖路330
+82-1577-9622

CJ Food World為食品企業最早設立的旗艦店,是將CJ旗下的各餐飲品牌齊聚一堂構成的美食文化主題公園,不僅匯聚了CJ集團60年傳統的美食文化與知識,更融合了市中心的農場、餐飲、購物,甚至是創業等,讓造訪此處的旅客得以盡情享受有關CJ美食文化的一切。CJ Food World網羅了種植稻米與大豆的室內農場、自麵粉與砂糖等基礎食材至甜點的CJ餐飲線全部商品,以及17個餐飲品牌,在此可以見到保留食材天然美味的料理過程演示,從中體會CJ集團標榜自然主義精神的真髓。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CJ Cheil Jedang店)(올리브영 제일제당센터)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CJ Cheil Jedang店)(올리브영 제일제당센터)

910.4529705519451m    0     2024-05-12

首爾特別市中區東湖路330(雙林洞) CJ Cheil Jedang Center

-

[事後免稅店] HOOPCITY (東大門店)(HOOPCITY 동대문)

[事後免稅店] HOOPCITY (東大門店)(HOOPCITY 동대문)

927.9113807666229m    0     2024-05-08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324 1樓(光熙洞2街,勝武大樓)

-

[事後免稅店] Queensbucket (東大門店)(쿠엔즈버킷 동대문)

[事後免稅店] Queensbucket (東大門店)(쿠엔즈버킷 동대문)

932.8139095097488m    0     2024-05-08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64街5-4

-

[事後免稅店] KGC (忠武路店)(KGC 충무로점)

[事後免稅店] KGC (忠武路店)(KGC 충무로점)

985.1458879777479m    0     2024-05-08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235

-

海豐府院君尹澤榮齋室(해풍부원군윤택영댁재실)

海豐府院君尹澤榮齋室(해풍부원군윤택영댁재실)

994.3604717540663m    11968     2020-05-14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34街28

這間宅院是朝鮮純宗的岳父──海豐府院君尹澤榮,在女兒純貞皇后於1906年被冊封為皇太子妃,住進昌德宮時所建。建材是紅松,取自被拆除的慶雲宮(德壽宮前身)。海豐府院君尹澤容齋室原位於東大門區祭基洞224號,而後則遷至南山谷韓屋村內並加以修復。宅院的平面結構是韓國少見的「元」字模樣,一字形的祠堂位在元字的第一筆,也就是整個宅院最裡端、最高的地方,剩下的「兀」字型相較之下是南端較矮的地方。元字的第二筆是裡屋與舍廊房,三、四筆是東西相對應的行廊房。原本被燒毀的祠堂在1960年被修復,祠堂前,有兩個用石磚堆疊起的花階。「兀」字型的中央自然而然形成中庭,而各自面對東西的行廊房,對面砌了圍牆,圍牆連接到大門,來去的人們在院子裡來來往往。裡院可透過西行廊側的中門進入,舍廊院則在東側行廊的末端,並連接到大門。屋頂呈歇山頂,整體以磚瓦鋪成,舍廊房飛簷為雙層屋簷,其他為單層屋簷。行廊房的屋頂是以三樑架構構成的懸山頂。宅院的整體氛圍比起家居用,更偏向讀書辦公用的齋室,因此形成大廳在中間,裡屋跟舍廊房在兩旁的特殊構造。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忠武路站店)(올리브영 충무로역)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忠武路站店)(올리브영 충무로역)

999.490899528684m    0     2024-05-08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222(筆洞2街)

-

SAMARKAND(사마리칸트)

SAMARKAND(사마리칸트)

1.0 Km    2129     2016-09-05

首爾特別市中區Mareunnae路159-10
+82-2-2277-4261

在這裡可以品嚐到來自俄羅斯、烏茲別克的傳統料理。

光熙門(광희문)

光熙門(광희문)

1.0 Km    25563     2021-04-15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344

光熙門為朝鮮太祖5年(西元1396年)創建漢陽都城時,於東南側建成的小門,被列為四小門之一的南小門,並常被稱為水口門。雖然以距離來看,與清溪川流經之地建成的水口實際上與東大門較接近,離光熙門還有一段距離,但在獎忠壇公園至漢南洞的山坡上,另有過去修築的南小門,故為了便於區分,將之稱為水口門。此外,水口門實際上又與西側的西小門被當做屍軀門使用,都城內的葬禮行列在向東行進時,往往由此通過。

壬辰倭亂時,都城與宮殿皆遭到破壞,光熙門亦然。依肅宗時的記錄所載,南小門與光熙門的位置被混為一談,城門地基與軍營位置亦難以確認,可見都城遭嚴重破壞後,並未重新修築。於肅宗37年(西元1711年),都城重新修築完成後的次年,光熙門終於開始重建,水口門重砌,門樓也一併修築。由於水口門被嚴重破壞,石造建築需重新改建,因耗時甚久,將管轄西大門地區的衙門之木材搬至敦義門(西大門)建成門樓。當時城門修築完成後,究竟門樓於何時重建完成不得而知。但在肅宗45年(西元1719年),據史冊所載,當時代理政事的世子同意為光熙門題匾額並將之懸掛於門樓,而英祖時重建都城門樓,光熙門並未在重建名單之列。此外,約在西元1759年左右繪成的《都城圖》,依當時有無門樓的實際情形描繪,水口門的門樓亦被繪出。由此可以推定,光熙門的門樓於肅宗時即已重建完成。

在日據時期,因鋪設電車軌道而將城郭拆除,光熙門僅留下城門與城樓。在韓戰時,門樓再次遭到破壞,直到1975年,因城門位於道路正中央,被遷至原址南側15m處開始修復工程,並於1975年11月竣工。光熙門曾歷經許多歷史事件,仁祖2年(西元1624年)李适之亂發生後,李适即藉由此門逃出都城,而丙子胡亂(西元1636年)時,君王仁祖亦自此門退往南漢山城。朝鮮時代日本的使臣自玉水洞豆毛浦渡口渡過漢江,亦是經由光熙門前往位於仁峴洞的日本使臣專用驛館東平館。光熙門的城門與首爾城郭的其他小門相同,皆採用長方形的武沙石作為城樓基石高高堆築,再於城門中間設置前後拱門與通道,最後再於其上建築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