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藥峴聖堂(서울 약현성당)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首爾藥峴聖堂(서울 약현성당)

首爾藥峴聖堂(서울 약현성당)

1.5Km    2020-03-26

首爾特別市中區青坡路447-1
+82-2-362-1891

藥峴聖堂為長約32m,寬約12m,總面積396m²(約120多坪)的小規模聖堂建築。1886年(朝鮮高宗23年)容許宗教自由後,隨著天主教信徒的增加,而決定於明洞聖堂之下設立公所,此即為今日聖堂之前身。1891年由當時曾為明洞聖堂主教的Doucet神父於蛤洞購置土地,再由副主教Coste神父進行設計及監督施工,藥峴聖堂於1892年正式誕生。聖堂所在之處因在過去是栽培藥草的地區,為擁有許多藥草田的山嶺,故被稱為「藥田峴」,簡稱「藥峴」,泛指今日首爾萬里洞至首爾站一帶,聖堂之名也由此而來。

藥峴聖堂做為韓國第一座西洋式聖堂建築而備受矚目。雖然有部分呈現歌德式建築的特色,但聖堂整體為呈現半圓形笨重的拱形屋頂與窗戶較窄等羅馬式建築特色的磚造建築。聖堂為十字型平面構造,側面窗檐高度較低,不採尖拱而採圓拱造型,而正面出入口與左右兩側突出的出入口窗戶部分,則各自呈尖拱造型的歌德式建築特色,可謂將兩種建築特色巧妙融為一體的優美建築。
* 腹地面積 - 1,309㎡

松峴綠地廣場(열린송현 녹지광장)

松峴綠地廣場(열린송현 녹지광장)

1.5Km    2025-06-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松峴洞

松峴綠地廣場是坐落於鐘路區松峴洞腹地,位在景福宮與鐘路之間的廣場。松峴洞腹地過去在日據時代是殖產銀行宿舍,光復後曾作為美軍宿舍、美國大使館宿舍使用,於1997年被歸還給韓國政府。但此後持續被棄置成為廢墟,被高高的鐵皮圍住。2022年7月,韓國住宅公社將所有權移交給首爾市,這裡整修後成為可享受休息與文化的松峴綠地廣場,正式對市民開放。長時間被高4公尺鐵皮圍繞的空間,如今改設置低矮的石牆,並由與野生花相映成趣的綠地構成。也因此,在栗谷路、感古堂街一帶,可將寬廣的綠地廣場一覽無遺。步入石牆內,能看到比首爾廣場的草坪還有更寬廣的中央草坪廣場,廣場周邊還有波斯菊、百日紅等野生花生態群落。隨著松峴綠地廣場的開放,景福宮與北村之間也被廣場連接而出現捷徑。徒步穿過廣場,青瓦臺、光化門廣場、仁寺洞、北村等地也自然而然地被連在一起。

門Guesthouse(문게스트하우스)

門Guesthouse(문게스트하우스)

1.5Km    2024-06-2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一大路32街31-18
+82-2-745-8008、+82-10-8704-9981

從門Guesthouse走到各觀光景點皆十分方便,至雲峴宮3分鐘,至北村韓屋村5分鐘,至昌德宮5分鐘,至昌慶宮10分鐘。門Guesthouse因其中擁有許多門而得名,窗戶和門加起來總共有176個。推開大門進去,可見「ㄈ」字型的韓屋圍繞著院子。院子裡擺放著木製涼床和桌子。「ㄈ」字型的韓屋的對面是舖有瓦片的牆,牆上用鹿、鶴、松樹和烏龜等韓國式花紋雕刻來裝飾,非常賞心悅目。沿著牆壁排列的花壇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許多裝飾得很漂亮的盆栽。門Guesthouse的主人修繕了自己自1974年開始居住的房屋,於2011年9月開始經營Guesthouse。

門Guesthouse由本館和別館組成。作為以黃土和傳統韓紙建造的傳統韓屋,雖然基本暖氣設施是地暖,但每個房間都另外安裝了可以抵禦寒冷的冷暖氣設施。此外,屋頂的屋椽上舖有厚達40公分的黃土,夏天吸收熱氣,冬天儲存熱氣,冬暖夏涼。客房有7間,另有採乾淨利落的現代式洗手間5間。若遊客有需求,也可以預訂本館和別館,包下整間Guesthouse使用。

在門Guesthouse中,有一個所有人都喜愛的空間,那就是本館的雲峴堂。雲峴堂內部有兩扇分隔空間的門,均為開放型結構,一扇是採高麗時代建築風格之分隔門,另一扇則是推拉門。如果把這兩扇門都打開,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空間。一般情況下是隔開的空間,有需要時可以開門舉行活動,也能用來舉行團體工作坊等。畫有花卉圖案的屏風、掛在牆上的山水畫和毛筆字等,讓空間變得更加華麗優美。正因如此,韓國綜藝節目《男人的資格》和《人類的條件》等也曾來這裡拍攝。 屏風和螺鈿櫃等增加了韓屋的韻味,每個房間都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古代油燈,更添加了氣氛。

門Guesthouse還為客人準備了體驗活動,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都能參加。有「茶道」、「韓服體驗」、「製作辛奇(Kimchi)」、「製作辣椒醬」、「傳統樂器體驗」、「製作拓本」、「書法體驗」和「扇子畫」等各種活動。為了讓客人體驗韓服,從王的服飾到於宇同韓服,共準備了70多套韓服與飾品等。另外,主人雖然已經退休,但曾經是高中漢文老師,由主人親自教授的書法體驗和在扇子上畫畫的扇子畫體驗也值得推薦。

Poom Seoul(품 서울)

1.5Km    2024-03-07

首爾特別市江南區三成路126街6
+82-2-777-9007

在韓國傳統料理中添加現代要素的摩登韓餐廳,可嚐到以古代皇室或貴族料理為基礎,使用當季食材與天然調味料製成的韓定食套餐,分為午間套餐與晚間套餐。曾入選2020年《米其林指南》,至少需提前一天訂位。鄰近清潭站6號出口。

廣藏市場韓服商街(광장시장 한복매장)

廣藏市場韓服商街(광장시장 한복매장)

1.5Km    2022-11-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88

不同於逐漸現代化的其他傳統市場,廣藏市場為保存悠久歷史和韓國傳統市場的面貌不斷做出努力。傳統市場的小吃、趣味和低廉的價格大大增加了購物樂趣。近年流行製作便於穿著的改良式韓服,但這裡仍堅持製作傳統式韓服,雖然穿著時較為麻煩,但活動方便、曲線優美。在這裡能以約市價七折的低廉價格購買到美麗的傳統韓服。在網站上可獲取關於韓服的專門知識,有助於選購韓服。

Eunjujeong(은주정)

Eunjujeong(은주정)

1.6Km    2024-03-12

首爾特別市中區昌慶宮路8街32
+82-2-2265-4669

鄰近廣藏市場的辛奇鍋專賣店,用生菜包食辛奇鍋別有一番滋味,另有以韓國傳統方式燒烤的豬五花肉。飯後可前往店前的清溪川散步,穿越清溪川即是廣藏市場,不妨順道遊覽。

Sajo鮪魚(사조참치)

Sajo鮪魚(사조참치)

1.6Km    2020-04-16

首爾特別市西大門區統一路107-39
+82-2-364-9838

「Sajo鮪魚」是鮪魚饕客愛好的去處,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品嚐到多樣且新鮮的美味餐點。鮪魚套餐不僅提供了最高級的不同部位的鮪魚,還有引人注意的珍貴擺盤裝飾。烤鰓邊肉、燉鮪魚頭、烤鮪魚、炸鮪魚等基本料理,也別具風味。另外,店內還提供以仙人掌果實、人蔘山茱萸釀置的手工酒,如此特別的服務也讓Sajo鮪魚增添了獨特的氣息。

鐘路慶典《Let's鐘路》(종로축제 <렛츠종로>)

1.6Km    2023-09-1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敦化門路84
+82-10-4746-1773 / +82-70-4600-5719

2023年10月將於鐘路一帶舉辦以韓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9個鐘路慶典,無論是當地居民或是前來鐘路的國內外遊客皆可一起同樂!<br><br>

10月在鐘路各處都將上演精采活動,10月第一週將以鐘路文化財夜行活動開始;10月第二週則有國樂路慶典、敦化門路文化慶典、K-韓國傳統珠寶節;10月第三週舉辦鐘路韓服慶典、北村工坊慶典、傳統美食節等融合鐘路特有的文化與故事的豐富體驗與展示、表演等。<br><br>

超越傳統文化,將K-體驗完美融合現在與未來,現在就一起來體驗鐘路慶典《Let's鐘路》全新的活動內容!

宗廟大祭(종묘대제)

宗廟大祭(종묘대제)

1.6Km    2022-06-0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157
+82-2-3210-4806、+82-2-6011-1067

宗廟大祭是在朝鮮王朝的國家祠堂,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宗廟內供奉朝鮮王朝君王與王妃牌位並進行祭祀的儀式。由於在祭祀中規模最大最重要,而被稱為「宗廟大祭」。

韓國重要無形文化財第56號的宗廟大祭是在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宗廟內舉行的國家祭典,也是可同時欣賞無形與有形文化財的罕見重要傳統儀禮。而宗廟祭禮與宗廟祭禮樂也被列為UNESCO的世界無形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財廳國立無形文化遺產院與韓國文化財財團共同主辦,由宗廟大祭奉行委員會(宗廟祭禮保存會、宗廟祭禮樂保存會)主管的宗廟大祭,固定於每年5月第一個週日舉行。

光化門(광화문)

光化門(광화문)

1.6Km    2024-04-1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社稷路161

光化門為景福宮南門,亦是宮殿正門。朝鮮法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是國王進出用大門,比起其他宮闕正門來說,其規模與格式相對要來得雄偉華麗。光化門城牆的東西末端各自為東十字閣與西十字閣,是朝鮮五大宮闕中唯一有著闕門形式的宮門。光化門為擁有石造三座虹霓門的雙層門樓,中央虹霓門為王專用道、左右則為王世子及臣子們的出入門,而過去的門樓內部是用來吊掛提醒時間的銅鐘建築。像這樣包含光化門在內的城門形式,可以確定景福宮就是朝鮮王朝的法宮。雖然其他宮殿也建造了低矮的城門,但景福宮的光化門不僅是石造高大城門,內部還另外有興禮門,其作用彷彿就像城廓的門一樣,可看出其與眾不同的高規格,再在顯示了其為法宮正門的事實。

景福宮創建初期的光化門曾被稱為「午門」而無特殊名稱,太祖3年(1395)鄭道傳為其更名為「正門」,世宗8年(1426)整修景福宮時由集賢殿學者們取了「光化門」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日帝強佔期隨著朝鮮總督府的建造,光化門一度被移建至宮闕東門建春門的北方,韓戰期間遭受砲擊造成門樓損毀,而石造部分則留下滿滿彈痕。1968年朴正熙政權時期曾重建被破壞的門樓,並將光化門移回原位置附近。但當時僅使用鋼筋混泥土重建,也並未對準景福宮中心軸,而是以當時做為中央廳使用的舊朝鮮總督府為中心,因此與原位置有3.5度左右的誤差值。不僅如此,當時位置也比原來要後退了14.5公尺左右。為找回失去原貌的光化門,2006年起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並歷經3年又8個月後於2010年8月15日竣工。

底下穩重的基壇使用花崗岩建造,其上坐落兩層門樓,不僅遠眺視野良好,也顯示出宮闕正門的威嚴。基壇三座拱門型出入口,可看出景福宮被稱為朝鮮法宮的氣派。石造基壇上使用泥土燒製如磚頭般的塼石建造圍繞矮牆,上頭裝飾的八卦花紋反映出朝鮮時代的宮闕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