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宮(仁寺洞店)(고궁(인사동점))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古宮(仁寺洞店)(고궁(인사동점))

古宮(仁寺洞店)(고궁(인사동점))

17.1Km    2021-09-01

首爾市鐘路區寬勳洞
+82-2-736-3211

包括黃豆芽、綠豆涼粉、米飯和辣椒醬等集合30多種材料而成的全州拌飯,可以感受到真摯誠意的味道。店內以供應朝鮮時代的代表飲食及充滿豐沛營養的健康食品等為名,深受外國客人的歡迎。
位於仁寺洞的Ssamzie Street地下1樓,出入口沒有階梯、餐桌椅子皆方便殘障人士使用,Ssamzie Street的地下停車場設有殘障人士專用停車格,也有通往地下室的電梯及專用廁所。

納淸鍮器(납청놋전)

17.1Km    2023-04-22

首爾市鐘路區仁寺洞gil39Seongji大樓1樓

納凊鍮器銷售大韓民國重要無形文化財第77號李鳳周先生與長子李亨根製作的作品,為韓國最優良的方字鍮器(韓國傳統青銅器物)賣場。鍮器成分為78%的銅與22%的錫,是以人工親手鑄造而成的韓國傳統高級餐具。

釜山食堂(부산식당)

釜山食堂(부산식당)

17.1Km    2021-07-1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11街12
+82-2-733-5761

可以吃到又熱又辣的鱈魚湯的店家。 招牌菜是鱈魚湯。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年糕博物館(떡박물관)

年糕博物館(떡박물관)

17.1Km    2024-11-0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敦化門路71

年糕博物館是能邂逅年糕與相關文物、舊日廚房器具的體驗空間。隨著舊日消逝的時光、我們的人生儀禮、製作方法之不同,年糕的分類方法也有所不同。這裡不僅展出了各種年糕的分類,也展出了製作年糕時所需的各種烹飪器具。不只是單純地參觀有觀年糕的一切,若事先預約,這裡也可以進行體驗,親手製作並品嚐年糕。此外,若於一週前預約團體參觀,則提供同行導覽服務,讓遊客可以在參觀的同時聽取詳細的解說。

透過體驗與說明,讓海內外遊客皆可在此學習韓國傳統文化。雖然展出的文物並非國家遺產等級的珍寶,但都是不知不覺漸漸消失在歲月中的生活用具,在生活史上極具意義。

Jilsiru年糕咖啡廳(떡카페 질시루)

Jilsiru年糕咖啡廳(떡카페 질시루)

17.1Km    2021-09-0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敦化門路71

Jilsiru年糕、韓菓用嚴選出的材料製作呈現天然美味的高級產品。Jilsiru年糕咖啡廳結合傳統美味與風味,並迎合注重視覺現代人的要求,為美麗的韓國傳統年糕與對健康有益的傳統茶相調和邂逅的空間。

國際刺繡院3號店(仁寺洞) (국제자수원 3호점 (인사동))

國際刺繡院3號店(仁寺洞) (국제자수원 3호점 (인사동))

17.1Km    2021-09-0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四洞街41
+82-2-723-0830

1979年開店至今,將韓國傳統圖樣透過刺繡展現出來,並在現場展示並販賣刺繡手工藝品。所有商品皆為手工製作,既精巧又細密。國際刺繡院是青瓦台貴賓們經常會到訪的藝品店之一,因而相當出名。另外, 還提供有刺繡教學體驗課程,外國朋友們能親身體驗韓國的傳統文化。

寺洞麵屋(사동면옥)

17.1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8街9
+82-2-735-7393

販售黃海道式餃子的35年老字號店家。 招牌菜是餃子火鍋。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首爾自行車大遊行(서울자전거대행진)

17.1Km    2021-06-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世宗大路172
+82-2-2031-1913

自2009年起舉辦至今的首爾自行車大遊行,是以確立節約能源文化與生活實踐為主旨,邀請市民們一起參與的自行車遊行慶典。
首爾自行車大遊行將騎著自行車從光化門廣場出發,經由首爾站、漢江大橋北段後抵達世界盃公園和平廣場。穿梭在首爾最具代表性的市中心地帶光化門廣場~漢江大橋北段、從漢江的7座橋樑底下經過的江邊北路等路線,除了能奔馳於首爾代表街道上,還能觀賞美麗的漢江並享受涼爽的微風。

首爾夏季購物節(서울썸머세일)

首爾夏季購物節(서울썸머세일)

17.1Km    2018-07-06

首爾特別市中區明洞等
+82-2-120

自7月1日至7月31日,在素有購物天堂之稱的首爾市,將舉行「首爾夏季購物節」,讓外國旅客能於各大百貨公司、免稅店、大型超市、購物中心、劇場等首爾市全區的各類商家或文化設施,盡情享受以優惠價血拼的樂趣。

栗谷先生遺址(율곡선생유적지)

栗谷先生遺址(율곡선생유적지)

17.1Km    2020-05-18

京畿道坡州市法院邑紫雲書院路204
+82-31-958-1749

紫雲書院為供奉栗谷李珥先生(1536~1584年)的書院,創建於光海君7年(1615年),於孝宗元年(1650)獲賜匾額。肅宗39年(1713年),追加供奉先生的後學沙溪金長生(1548~1631年)與玄石朴世采(1632~1695年)兩位學者。可惜之後在高宗5年(1868年)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而被拆除。

栗谷李珥的父親李元秀本家在坡州栗谷,母親申師任堂本家位於江陵,李珥於朝鮮中宗31年(1536年)在江陵出生,至6歲左右才回到坡州,13歲進士初試合格,自23歲至29歲9次科舉應試皆狀元及第。除了母喪期間與金剛山修禪的4年之外,李珥皆在此鑽研學問,離開官場結束仕途後,晚年也回到此處居住,直到49歲離世。

現在的書院建築為1970年修復,在高的臺地上建祠堂,周圍被四塊石(四方石)的石牆圍繞,三門前設有階梯,需拾級而上方能進入。祠堂的建築為歇山頂,拱包(斗拱)採翼工式。三門則是呈兩側門較低且屋脊尾端設有博風板,中間門高突的高柱大門形態。以儒學大家留名青史的栗谷李珥先生,其墓前設有床石,右側有廟碑,左右兩旁立有望柱石,墓壇下方則有文人石。此外,在栗谷先生遺址內,還設有展出栗谷先生與申師任堂遺物的紀念館,可免費參觀。而這裡不僅具有歷史價值,優美的景色,也使此地成為附近居民遊客週末野餐郊遊之處。

栗谷先生墓位於書院西邊,座落在其他親族的墳墓之間,與申師任堂墓呈上下位置。墓的位置較父母的墓來得高,是十分罕見的形態。栗谷紀念館位於供奉栗谷先生牌位的紫雲書院,在栗谷教育研修院第1研修館之內,共計展出栗谷先生與申師任堂約112件遺物。栗谷先生遺址包含紫雲書院建築在內,共有墓地、廟庭碑、三門、文成門、栗谷教育研修院、草坪廣場、蓮池、泉水、齋室等。每年10月初,這裡還會以栗谷先生秋享祭禮為主要活動,定期舉辦坡州的重要慶典「栗谷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