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Km 2023-08-07
首爾特別市敦化門路11Na街31-8
溫泉家是擁有水池與庭院的溫泉中庭的韓屋建築,讓來此的客人可以一邊欣賞溫泉中庭的景色一邊用餐。庭園中彷彿下過雪的白色鵝卵石地面,以及每天都會點上火的火爐,再搭配上周圍長滿鮮綠青苔的木造浴池等造景,給人就像是來到溫泉旅館一般的感覺,是相當特別的空間!
12.7Km 2023-09-05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敦化門路11na街31-9
清水堂烘焙坊是將原有的清水堂咖啡廳重新整修,化為超大型韓屋麵包咖啡廳擴大營業的空間。整間店由300坪的庭園與6棟韓屋構成,能讓人在城市裡感受到置身林中的幽靜與悠閒。這裡販售特製舒芙蕾蛋糕、藥菓、蒙布朗、瑪德蓮、費南雪等各式甜點,甚至可以購買特別的甜點禮盒。有機會不妨前往時間緩緩流動的清水堂,在此感受「慢的美學」,度過內心享有小小悠閒與安慰的時光。
12.7Km 2024-12-1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5街29 TAEHUA大樓
+82-70-7787-4242
韓國最具代表性的購物觀光慶典「韓國購物優惠季(KOREA GRAND SALE)」,是以外國遊客為對象, 融合觀光、購物、韓流的綜合慶典。在此期間,提供航空、住宿、美容、娛樂、餐飲、體驗等各領域的多種優惠活動。
每年1~2月舉辦的本慶典,會有各種線上/線上的大型優惠活動,展現韓國多樣多姿的魅力。在韓國購物優惠季的線上平臺,能看到一年365天,全韓國的各種購物觀光內容與促銷活動。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網站。
12.7Km 2021-10-0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19-11
位於韓國代表性的傳統街道仁寺洞之美麗茶博物館,是為推廣茶文化所建立的複合式文化空間。美麗茶博物館中不僅有伽倻時代到朝鮮時代與茶文化相關的茶器遺物,還展示了來自西藏與中國的茶具,並有收藏現代藝術家陶瓷作品的藝廊。茶商店中收藏了中國、日本、台灣、斯里蘭卡、印度、歐州等全世界約110多種的茶葉,也經營可以品嚐到綠茶、普洱茶、紅茶、花草茶等多種傳統茶的茶咖啡廳(Tea Story)。這裡所展出的茶具與茶類都是可以購買的,在能感受到韓屋精華的美麗茶博物館,不止可以了解茶文化並能品茶,所以很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12.7Km 2021-09-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19-11
+82-2-735-6678
仁寺洞也有不少氛圍不錯的茶鋪。用過餐要想再品一杯茶, 我們向您推薦[美麗的茶博物館]! 茶種類多達百餘種, 産自韓國、臺灣、日本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除茶鋪外,茶博物館內還開設有博物館和畫廊,展放著茶具和現代作家的作品。
12.7Km 2024-12-27
可在益善洞真正感受韓國傳統美的店家,亦是散發韓國特有風情的茶屋。店內設有兩個出入口,一個朝向大巷子,另一則面向小巷子。小巷子的出入口被布置成小庭院,帶給人踏入童話世界的錯覺。店內以地板式座位、狗腿小盤(桌腳像狗腿一樣彎曲的矮桌)、包袱布(用多塊布料拼成的包袱)彰顯韓國傳統美,並販售韓國中壯年人喜愛的雙和茶(意為調和陰陽氣韻,韓國人多在感冒等免疫力下降時飲用)、五味子茶(生長於東亞的樹,可作為藥材與茶飲食用,有助於改善肺與支氣管,提升免疫力,帶有酸味)、柚子茶(生長於東亞的灌木,花苞與果實被作為香料使用。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消除疲勞。柚子混合蜂蜜便能呈現酸甜滋味)等,另有手沖咖啡。在傳統甜點方面提供艾草長年糕條(散發艾草香味,沾糖漿風味更佳)、栗子南瓜蒸糕與麵茶(將韓國當地七種穀物磨粉後,用冰水沖泡而成,馨香無比)等。尖峰時段(平日下午及週末下午)座無虛席,若想感受寧靜氣氛,建議避開該時段。
12.7Km 2024-03-1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19-18
+82-2-733-5507、730-1112
兩班府為韓定食專門店,即使是最普通的蒸蛋都能作的相當高貴、美味,這裡的食材大部分選用有機農作物,照顧每一位顧客的健康。
12.7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一大路430
+82-2-762-5157
位於樂園商街附近的肥腸專賣店。招牌菜是牛小腸火鍋。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12.7Km 2023-08-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東崇街3
ARKO美術館將於2024年迎接開館50週年。1974年,在鐘路區寬勳洞德壽診所舊建築內,作為韓國文化振興藝術院轄下的美術會館正式開館。1979年,才遷至位於大學路馬羅尼矣公園內,由韓國代表建築家金壽根(1931~1986)設計而成的新建築,呈現今日的樣貌。
2005年,隨著韓國文化藝術振興院轉型為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Korea),這裡的名字也取委員會英文簡稱,改名為現在的「ARKO美術館」。ARKO美術館而後合併了在2000年開館的舊仁寺美術空間共同經營。2021年以後,在「有用 Usefulness(+) / 包容 Inclusivity(-) / 合作 Collaboration(×) / 分享 Sharing(÷)」四大經營戰略下,成為研究、創作、展示、交流活動正向循環的平臺,舉辦因應社會議題的企劃特展,或各種能生成或擴散美術分析的公共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