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桂洞街37
+82-2-2133-1371
北村韓屋村的北村文化中心,位於景福宮、昌德宮,宗廟之間的區域,是隨同首爾600年歷史一起流傳下來的韓國居住型態建築物。緊鄰兩個宮闕之間的傳統韓屋聚落,可從其中一窺首爾的傳統風貌,現今轉型成傳統體驗館或是韓屋餐廳等場所。北村文化中心是由內宅、行廊、別館所構成的傳統韓屋建築,在這裡不只可感受到韓國固有的傳統,還可以報名參加歷史和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 書法、茶道、工藝等傳統文化講座。整體設施分為宣傳館、居民文化中心、國內外訪客休憩空間-舍廊房、涼亭。
7.6Km 2025-03-1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桂洞街37
北村八景散布於景福宮與昌德宮之間的韓屋村巷弄裡。北村是朝鮮時代上流階層居住的區域,保存著多座韓屋。八景分別為一景昌德宮、二景苑西洞工坊路、三景嘉會洞一帶、四景嘉會洞山坡(北村觀景臺)、五景嘉會洞上坡路、六景嘉會洞下坡路、七景嘉會洞31號、八景三清洞石階路。
7.6Km 2025-04-2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桂洞街37 (桂洞)
※ 北村特別管理地區(紅區)實施宵禁,夜間禁止觀光客造訪
- 禁止造訪時間 : 17:00~翌日10:00
- 禁止造訪內容 : 宵禁時間內,限制區域禁止觀光客造訪(違反時處以10萬韓元罰款)
- 施行日 : 2025年3月1日起
- 限制區域 : 北村路11街一帶約34,000平方公尺
※ 北村韓屋村參觀禮節
- 團體遊客造訪時務必有導遊同行
- 禁止遊覽車違規停車
- 禁止任意侵入私人住宅、任意拍攝、亂丟垃圾、路邊隨地便溺、發出噪音
- 請遵守造訪時間
北村位於景福宮、昌德宮和宗廟間,傳統韓屋林立,為首爾極具代表性的傳統住宅區。許多文化史蹟皆位於此地,也被稱為市中心的街頭博物館。因坐落於清溪川與鐘路北方而被稱為「北村」,有嘉會洞、松峴洞、安國洞、仁寺洞,而司諫洞、桂洞、昭格洞、齋洞等地名,也留下歷史的痕跡,可知這裡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北村是朝鮮時代兩班貴族的居住地區,至1920年代為止,這裡都沒有大幅變化,只有幾戶擁有高柱大門的大戶人家及數棟韓屋。直到1930年代,首爾的行政區域擴張,城市構造也朝近代化發展,北村才開始逐漸產生轉變。房地產公司購入北村的大片土地與林野,於此地集體建設中小型韓屋,如今嘉會洞11番地與31番地、三清洞35番地、桂洞135番地的韓屋住宅,皆為此時期所形成。於大廳設置玻璃門、在屋簷上安裝洋鐵皮等,這些使用當時新建材的北村韓屋,既具備傳統韓屋的樣貌,又適應了近代城市化,進化為新的城市住宅類型,因而備受矚目。
有別於1960年代整個北村地區都是韓屋的盛況,自1990年代以後,因急速增加的多戶數住宅,許多韓屋逐漸消失,但部分地區仍有一整片屋況良好的韓屋留存。北村內的許多韓屋屋頂與屋簷相連,甚至連牆壁也和鄰居共用,這樣的風景也讓人重新感受到被遺忘的溫暖人情味。北村之美值得細細品味,在此靜靜漫步,相連的屋簷與小巷弄,無一不透著傳統的風情與美。為了讓這裡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觀光景點,也請遵守參觀禮儀,盡量進行「安靜旅遊」。
※ 所謂「安靜旅遊」,指旅客在遊覽時不侵害當地居民的生活圈與環境,保持安靜避免大聲喧嘩的旅遊形態。
7.6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Daemyeong街39-5
+82-2-765-3374
位於首爾明倫洞大學路的Bourhill Esthetic於2005年開幕,為一家專業美容店。這裡的美容師皆具有護手、護腳、護膚及全身管理的國家相關技術證照。產品涵括歐洲上層階級女性愛用的珍貴產品至世界聞名的熱門產品,80%的課程中由香精療程所構成。並為2011年韓國小姐首爾選拔大會的贊助單位。
7.6Km 2025-07-2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99 (臥龍洞)
昌德宮為1405年(太宗5年)景福宮完工之後另外建造的離宮(別宮)。1592年(宣祖25年)壬辰倭亂時遭戰火毁損,1610年(光海君2年)時,為首座重建完成的宮闕。而後直到1867年景福宮重建為止,約270多年期間,昌德宮更常被朝鮮王朝歷代君王使用,實質上起到法宮(主要宮殿)的作用。此地集人工及自然美景於一身,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宮內還有仁政殿、大造殿、宣政殿、樂善齋等古蹟,非常引人注目。特別是大造殿的附屬建築興福軒,為1910年決定韓日合併(庚戌國恥)的悲情之處。此外還有樂善齋區域,是光復後,大韓帝國的末代皇室家族純貞皇后(純宗的第二位皇后)、懿愍皇太子妃(李方子女士)、德惠翁主(高宗之女)生活及離世之處。
昌德宮與昌慶宮因位於正宮景福宮的東側,故被稱為「東闕」。比起其他宮闕,昌德宮並不依照人為構造建成,而是根據周邊地形,以結合自然的方式建築而成,因此獲得最韓國式的宮闕之評價,並於1997年被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名錄。
後苑於1406年(太宗6年)在昌德宮北部首度建成,因而被稱為北苑。之後於世祖時期擴建,甚至在成宗時將領域擴大至新建的昌慶宮。整個後苑區域大部分於壬辰倭亂時遭毁,1610年(光海君2年)重建。此後於仁祖、肅宗、正祖、純祖等君王在位期間,經歷數度重修與增建,才形成如今的樣貌。
昌德宮後苑維持了自然的地形,低矮丘陵和山谷盡量保持原來的自然面貌,僅有在需要維護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復,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宮中庭園。每個山谷也建了美麗的涼亭,四個山谷處分別為芙蓉池、愛蓮池、觀纜池、玉流川領域,雖然主要是為了王室成員休息與散步所建,但也作為其他用途使用,包括欣賞自然風光寫下詩作、論述學問、軍事訓練、射箭活動、蓮池釣魚、乘船賞花、以火藥放煙火等。此外,也常舉辦大妃壽宴、慰勞宗親或臣子的宴會等由君王主管的宴會。而君王也曾在此親身體驗種稻與務農,王妃則親自養蠶並舉行親蠶禮。
後苑內,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樓和魚水門、暎花堂、不老門、愛蓮亭、演慶堂等亭池造景散布各處,各具特色。尤其每逢秋季楓葉轉紅、落葉紛飛時,絕美的景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7.6Km 2024-02-0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松月街52
透過館內展品說明韓國氣象觀測歷史與技術發展的博物館。韓國於1441年朝鮮時代初期發明了全世界最早的測雨器,用於測量降水量,並於全國各地設置了350餘座氣象觀測所,國立氣象博物館的成立宗旨即是宣傳韓國氣象科學的傳統性與優秀性。展覽分為常設展與企劃展,常設展主要解說韓國的氣象科學歷史,企劃展則詳細介紹韓國各地氣象科學歷史或自然災害(地震等),可深入了解相關歷史與資訊。另提供製作測雨器或認識測雨器等的氣象科學相關體驗活動。
7.6Km 2021-09-0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Daemyeong街19-8
+82-2-747-3779
辣牛排骨料理已經準備好了。招牌菜是辣味豬排骨。位於首爾特別市大學路的韓國料理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