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Km 2015-10-16
京畿道漣川郡新西面高臺山街4
新炭里站自1942年12月1日起,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業。1945年8月15日,二戰結束後,因位於三八線以北,被劃為北韓所屬車站。韓戰後新炭里站隨著休戰線的劃分,再度變為南韓所屬車站,成為京元線的終點站,直至2012年白馬高地站竣工。車站主要旅客為前往附近的高臺山的登山客,以及安保觀光旅客。
18.9Km 2022-09-30
江原道鐵原郡東松邑中江里588-14
+82-33-450-5766
和平瞭望臺原是指鄰近的鐵三角(平康、鐵原、金化三個地方的安全要塞)瞭望臺,在戰爭結束後由於周圍叢林生長茂密不敷使用,於2007年重新竣工完成。瞭望臺可以將江原道鐵原郡中部戰線的「非武裝地帶」及北韓地區一覽無遺,內部還展出第2地道、軍事帳篷、拷問室等模型,以及非武裝地帶的照片等。另外還設有最多可乘載50人的單軌列車,讓遊客能夠輕鬆自在地前往瞭望臺。登上瞭望臺,不僅能看到古代泰封國遺址與廣闊的鐵原平原,透過望遠鏡還能將北韓軍人的模樣盡收眼底。
19.0Km 2024-10-17
江原道鐵原郡鐵原邑大馬1街72
+82-33-450-5559
位於鐵原郡北防邊境的白馬高地,為6.25動亂(韓戰)時最腥風血雨的戰場。1952年10月6日中共軍發動大攻勢,並且維持了10天的血戰,雙方共投下了30萬發的炸彈,白馬高地的最高指揮也換了24次之多。在這場戰亂中,中共軍共計有1萬4千多名的死傷者,2個師團被完全殲滅。韓國國軍的第9軍團也因白馬高地的大捷而被命名為白馬師團。
當時因為雙方的砲擊,而使得山失去了原本的形體,但因山原本的形狀就如同白馬躺臥的型態,故此地便被稱為白馬高地。
19.2Km 2023-02-10
江原道鐵原郡鐵原邑
現在的鐵原平原DMZ已是候鳥們的樂園,秋收後的鐵原平原上,掉落的榖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自然生態保存良好的DMZ區域,純淨的水聚集在民統線(民間人士出入統制線)以北的貯水池,成為候鳥們最佳補給區。佔據江原道米生產量1/4穀倉的地區,秋收時掉落的穀物;以及為了供給農業用水所行程的民統線以北地區江山、土橋貯水池,水道內所流出的淨水。提供給候鳥們食物來源以及休憩區,因而成為冬天候鳥的遷徙地。
在貯水池上飛翔所形成的群舞引起賞鳥客們的感嘆,平野上悠閒的丹頂鶴讓人聯想到孤傲儒生的姿態。成群的鴻雁與鴨類,能讓人感受到家族與戀人的浪漫,看完後有不虛此行之感。在此處最受歡迎的主角是丹頂鶴(天然紀念物202號)與灰丹頂鶴(天然紀念物203號),鐵原平野是白額雁的最大過冬棲息地,另外還有禿鷹、白尾海鵰、黑鷲等各種鷲類,以及綠頭鴨、花嘴鴨等110多種的鳥類在此過冬。
鐵原是韓國國內最大的保安旅遊區,有許多戰史跡地,以及曾為國民掠奪大本營的勞動黨舍等近代文化遺產分散各處,稱之為教育的重要場所也不為過。探訪時間以太陽升起時、正午起到下午2時間,以及日落時最為好,剩下的時間可以遊覽第2地道、月井站瞭望臺、勞動黨舍、白馬高地戰蹟地、到彼岸寺等休戰線附近的觀光景點。民統線以北地區的鐵原平原仍然限制一般人進出,因此自然生態保持良好,對於在現在生活中水深火熱的都市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休憩處。
19.5Km 2025-03-16
江原道鐵原郡鐵原邑丹頂鶴路1882
+82-33-450-5559
月井里站是非武裝地帶以南最靠近分界線的火車站,月臺上立有「鐵馬思奔」的牌子,一旁可見到廢棄的火車。韓戰時火車站所在的鐵三角地帶是最激烈的戰場,北韓軍隊撤退時帶走了火車頭,現只有尾部車廂和殘骸淒涼地留著,默默地陳述韓民族分裂的悲劇。目前月井里站(鐵三角地帶)作爲鐵原郡的安保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造訪。
※ 民間人士管制區域(民統線)
1953年以後,南北韓軍隊的軍事分界線兩側約2公里處被劃為非武裝地帶(DMZ),禁止所有人出入。而從非武裝地帶南方邊界算起,再往南約5~20公里內的區域,則禁止一般人任意出入,即所謂的民間人士管制區域,也被稱為民間人士出入管制線(民統線)。
19.9Km 2025-06-13
京畿道抱川市一東面花東路1210
一東第一溫泉位於抱川郡一東溫泉地區的入口處,於1996年開幕,汲取地下800公尺的硫磺溫泉水,提供舒適的溫泉設施。水質以硫磺成分為主,對風濕、成人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神經痛、婦女疾病、關節炎、各種皮膚疾病等皆有良好的治癒效果。這裡擁有各自佔地400坪的男女湯池,最多可容納各130人,還有露天湯池、汗蒸幕、溫泉游泳池、瀑布湯、三溫暖設施。此外,也有寬廣的停車場、汽車旅館、餐廳等附屬設施。其中汽車旅館有50多間客房,皆貼心提供溫泉水。特別的是,抱川的一東與二東地區可品嚐到著名的二東排骨,周邊山勢秀麗,白雲山、廣德山、清溪山、雲岳山等常有登山客造訪,附近高爾夫球場也有許多顧客,使造訪溫泉的遊客絡繹不絕。